11.凱凱因與同學打架,被老師列為“壞學生”,名字被粘貼在教室板報的“壞學生”名單上,并被要求眾承認錯誤。此后,凱凱不愿去上學。該教師違背了哪項德育原則?( )
A.導向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D.教育一致和連貫性原則
12.夸美紐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學論》中提出( )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
A.泛愛
B.泛智
C.泛美
D.泛德
13.“孟母三遷”反映了( )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A.遺傳
B.教育
C.環境
D.個體主觀能動性
14.學生害怕在社會公共場合講話,擔心自己會因發抖、臉紅、聲音發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慮。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對方的眼睛。這種心理癥狀是一種( )。
A.抑郁癥
B.恐懼癥
C.焦慮癥
D.強迫癥
15.學校德育對政治、經濟、文化產生影響的功能是( )。
A.發展性功能
B.個體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會性功能
16.下列不屬于影響品德發展的內部因素的是( )。
A.認知失調
B.學校教育
C.態度定勢
D.道德認知
17.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 )。
A.積極性、主動性、多變性
B.適應性、社會性、穩定性
C.內化性、意志性、多變性
D.自覺性、主動性、穩定性
18.暑期將至,江蘇某校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快樂實踐活動。如:要求學生搜尋民間小游戲并進行實踐,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要求學生到父母作的地方進行體驗,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從而感恩父母。該校教師有效地運用了( )的德育方法。
A.說服教育
B.榜樣示范
C.指導實踐
D.品德修養指導
19.教育主體確定,教育對象相對穩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傳播活動,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場所和設施等特點的出現意味著( )。
A.教育現象剛剛萌芽
B.教育形態已趨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動趨于完善
20.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式是( )。
A.講授法
B.談話法
C.實驗法
D.演示法
臨考沖刺:11.5各科深度預測試卷 考前沖刺卷 全真模擬題 歷年核心考點
考試,沒一點把握?跟著老師,用7天時間,輕松把握考試重點,一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