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型 | 規 格 | 選 擇 原 則 |
極薄片 | 厚 度0.5±0.5mm | 木質類藥材,松節、蘇木、降香。 |
薄 片 | 厚度1~2±1mm | 質地致密堅實,不易破碎的藥材,白芍、烏藥、檳榔、當歸、木通、天麻、三棱。 |
厚 片 | 厚度2~4±1mm | 質地松泡、粘性大,薄切易破碎的藥材,茯苓、山藥、南沙參、澤瀉、丹參、升麻。 |
斜 片 | 厚度2~4±1mm | 長條形而纖維性強的藥材,桂枝、桑枝、甘草、黃芪、雞血藤、木香、川牛膝、蘇梗。 |
直片-順片 | 厚度2~4±1mm | 粗大致密鮮艷,需突出鑒別特征的藥材,大黃、天花粉、白術、附子、何首烏、防己。 |
絲:寬絲 細 絲 |
厚度5~10±1mm 厚度2~3±1mm |
較大的葉類藥材,荷葉、枇杷葉、淫羊藿;較厚的果皮類藥材,瓜蔞皮、冬瓜皮。 樹皮類藥材,黃柏、厚樸、桑白皮、秦皮;較薄的果皮類,陳皮。 |
段-咀、節 | 厚度10~15±2mm | 全草類藥材,薄荷、荊芥、香薷、益母草、麻黃、大小薊、青蒿、佩蘭、瞿麥、藿香;細長條狀,成分易溶出的藥材,黨參、北沙參、懷牛膝、白茅根、蘆根、忍冬藤。 |
塊-丁 | 邊長8~12±1mm的立方體 | 便于進一步炮炙的藥材,大黃、何首烏、阿膠。 |
飲片的切制方法
1.機械切制:優點是加工能力大,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但一些特殊的片型、出口和貴重飲片(西洋參)等,不宜采用機械切制,否則敗片率較高。主要的機械有:
剁刀式切藥機:傳送帶送藥,宜切制根、根莖、全草類藥材,不宜切顆粒狀藥材。
旋轉式切藥機:推頂式送藥,可以切顆粒狀藥材。不宜切全草類藥材。
多功能切藥機:填入式、無機械輸送,宜切塊狀和顆粒藥材。
2.手工切制:優點是切制的片型美觀、齊整、規格齊全,但是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應用切藥刀、片刀等。
全草、細長的根和根莖、藤木、皮、葉類藥材(如黃芪、薄荷等)整理成把后切制,稱為“把活”,多用壓藥板送藥;不規則團塊、顆粒狀藥材(如地黃、檳榔等)則要單個切制,稱為“個活”,有的用“蟹爪鉗”(如圖)夾緊送藥。
3.其他切制
有些藥材不易軟化切制,要采用其他方法切制,使之大小適宜,便于調劑和制劑。如對堅硬粗大的藤木類藥材(檀香、降香、蘇木、松節)多采用“刨”和“劈”的方法。動物骨、角類藥物如羚羊角、水牛角等質地堅硬,傳統用特制的鎊刀鎊成極細的飲片,或用鋼銼將其銼成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