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軟化工藝是飲片切制的重要工藝之一,俗語有“三分切工,七分潤工”之稱。除了通草、絲瓜絡、燈心草等質地柔軟的藥物可以直接切制外,植物藥切制前都必須經過適當的軟化處理,使其質地柔軟適中,才能切制成不同規格的飲片。軟化工序有利于藥材切制時減少破碎,保持片型整齊,外表均勻,平整美觀。軟化之前,藥材在軟化處理之前,首先要經過凈制工藝,除去非藥用部分和泥土雜質,然后大小分類(分檔B7-),并根據藥物的種類和質地,季節溫度等情況,選用不同的軟化方法,依次軟化處理,防止軟硬不勻及有效成分的大量損失。
水處理軟化藥材
水處理是傳統的藥材軟化方法。根據植物藥的吸水性,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藥物緩緩吸收水分,至其內外軟硬適度,達到軟化,以便于切制。在操作時要根據外界季節、氣候、溫度,藥材的品種、質地和吸水程度等客觀情況,選用適宜的軟化方法。每次軟化藥材要適量,以當日能夠切完為度,防止過夜變質。常用的水處理軟化方法有:
1.淋法(噴淋法)
1.定義與適用范圍:淋法即用水噴淋或澆淋藥物的軟化方法。淋法適用于軟化氣味芳香、質地疏松的全草、葉、果皮及有效成分易溶解流失的藥物,如荊芥、薄荷、佩蘭、香薷、枇杷葉、陳皮等。
2.操作方法:將藥材整齊垛放或攤開,用清水均勻噴淋或自上而下澆淋藥物,次數視質地而定,一般為2~3次,并需稍潤,以適合切制。
3.注意事項:① 淋法處理藥物應注意防止堆積過密,返熱爛葉。② 若用淋法處理后仍不能軟化的部分,可選用其他方法再進行處理。如對根部粗大的藥材可采用上淋下泡法,使之軟化程度一致。
2.淘洗法(搶水洗)
1.定義與適用范圍:淘洗法是用清水快速洗滌藥物的方法。淘洗法適用于質地疏松,水分易于滲入及成分易溶于水的藥材,如五加皮、白鮮皮、南沙參、石斛、防風、龍膽等。
2.操作方法:將藥物投入清水中,經淘洗后或快速洗滌后及時取出,稍潤即可切制。由于藥材與水接觸的時間短,故成為“搶水洗”。
大生產用滾筒洗藥機,可以提高洗藥效率。
3.注意事項:① 淘洗法應在保證藥物潔凈和軟化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洗滌時間以防止藥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損失。② 淘洗法還可以用作清潔藥物,洗凈泥土雜質的方法。③ 表面泥土較重的藥物,取一定量洗畢的樣品置清水中淘洗,洗滌水中不應有明顯沉積物。
3.泡法(浸泡法)
1.定義與適用范圍:將藥材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使之吸入水分的方法稱為泡法。適用于質地堅硬,體積較大,水分難于滲入的藥材,如檳榔、萆薢、木香、烏藥、澤瀉、土茯苓等。
2.操作方法:先將藥物洗凈,置于適宜容器內,再注入清水至浸沒藥物,上壓重物,放置一段時間,中間不換水,使藥物吸水至一定程度后撈起,潤軟,切制。
3.注意事項:浸泡法受藥材質地及季節溫度的影響:① 一般體積粗大、質地堅實的藥材,冬春季節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些;體積細小、質輕者,夏秋季節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些。② 一些質輕藥材遇水漂浮,如枳殼、青皮,應上壓重物,使其浸入水中。③ 浸泡時間宜短不宜長,防止藥材“傷水”和成分流失,宜“少泡多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