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1.3】某期間市場無風險報酬率為10%,平均風險股票必要報酬率為14%,某公司普通股β值為1.2。留存收益的成本為:

2)保留盈余成本。保留盈余又稱為留存收益,其所有權屬于股東,是企業資金的一種重要來源。企業保留盈余,等于股東對企業進行追加投資。股東對這部分投資與以前繳給企業的股本一樣,也要求有一定的報酬,所以,保留盈余也有資金成本。它的資金成本是股東失去向外投資的機會成本,故與普通股成本的計算基本相同,只是不考慮籌資費用。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 KR——保留盈余成本率。
⑵負債融資成本
1)債券成本。企業發行債券后,所支付的債券利息列入企業的費用開支,因而使企業少繳一部分所得稅,兩者抵消后,實際上企業支付的債券的利息僅為:債券利息×(1-所得稅稅率)。因此,債券成本率可以按下列公式計算:

若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為更精確地計算資金成本,應以實際發行價格作為債券籌資額。
【例3.1.5】假定上述公司發行面額為500萬元的10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12%,發行費用率為5%,發行價格為600萬元,公司所得稅率為33%。則該債券成本為:

2)銀行借款成本。向銀行借款,企業所支付的利息和費用一般可作企業的費用開支,相應減少部分利潤,會使企業少繳一部分所得稅,因而使企業的實際支出相應減少。
對每年年末支付利息、貸款期末一次全部還本的借款,其借款成本率為:

(3.1.11)
式中: KL——租賃成本率;
PL ——租賃資產價值;
E ——年租金額。
3.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企業不可能只使用某種單一的籌資方式,往往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籌集所需資金。為進行籌資決策,就要計算確定企業長期資金的總成本——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一般是以各種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重為權重,對個別資金成本進行加權平均確定的。其計算公式為:

上述計算中的個別資本占全部成本的比重,是按賬面價值確定的,其資料容易取得。但當資本的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差別較大時,如股票、債券的市場價格發生較大變動,計算結果會與實際有較大的差距,從而貽誤籌資決策。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個別資本占全部資本比重的確定還可以按市場價值或目標價值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