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十三】某企業投資15500元購入一臺設備。該設備預計殘值為 500元,可使用 3年,折舊按直線法計算,會計政策與稅法一致。設備投產后每年銷售收入的增加額分別為10000元、20000元、15000元,除折舊外的費用增加額分別為4000元、12000元、5000元。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率為 40%。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為10%。目前年稅后利潤為 20000元。
【要求】
(1)假設企業經營無其他變化,預測未來 3 年每年的稅后利潤;
(2)計算該投資方案的凈現值。
【答案】
(1)預測未來各年的稅后利潤
每年折舊額=(15500–500)÷3 = 5000(元)
第一年稅后利潤=20000 +(10000–4000 - 5000)×(1-40%)= 20600(元)
第二年稅后利潤=20000 +(20000–12000–5000)×(1-40%)= 21800(元)
第三年稅后利潤=20000 +(15000–5000–5000)×(1-40%)= 23000(元)
(2)計算凈現值
第一年凈現金流量=(20600–20000)+ 5000= 5600(元)
第二年凈現金流量=(21800–20000)+ 5000= 6800(元)
第三年凈現金流量=(23000–20000)+ 5000 + 500= 8500(元)
凈現值= 5600×(P/F,10%,1)+ 6800×(P/F,10%,2)+ 8500×(P/F,10%,3)- 15500
= 5600×0.9091 + 6800×0.8264 + 8500×0.7513–15500= 1596.53(元)
2. 凈現值率的概念、計算和應用
概念:反映項目的凈現值占原始投資現值的百分比。
計算公式:
凈現值率(NPVR) =
優缺點:可以從報考的角度反映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與凈產出之間的關系;計算過程比較簡單;缺點是無法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率。
評價標準:凈現值率≥0,項目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