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個互斥方案的優選
1.當原始投資相同且項目計算期相等時:即可以選擇凈現值大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
2.當原始投資不相同時,選擇凈現值率最大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
3.當原始投資不相同,但項目計算期相等時
(1)方法的選擇: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
(2)指標計算:差額內部收益率的計算與內部收益率指標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所依據的是差量凈現金流量。
(3)決策原則:當差額內部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折現率時,原始投資額大的方案較優;反之,則投資少的方案為優。
[例題1]某公司擬用新設備取代已使用3年的舊設備。舊設備原價170000元,當前估計尚可使用5年,目前的折余價值為110000元,每年銷售收入30000元,每年經營成本12000元,預計最終殘值10000元,目前變現價值為80000元;購置新設備需花費150000元,預計可使用5年,每年銷售收入60000元,每年經營成本24000元,預計最終殘值10000元。該公司投資人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為12%,所得稅率30%。稅法規定該類設備應采用直線法折舊。
要求:
(1)更新設備比繼續使用舊設備增加的投資額
答案:更新設備比繼續使用舊設備增加的投資額=新設備的投資-舊設備的變價凈收入
=150000-80000=70000(元)
(2)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減稅
答案:因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110000-80000=30000(元)
因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抵減所得稅=30000×30%=9000(元)
(3)更新決策每年增加的折舊
答案:更新決策每年增加的折舊=70000/5=14000(元)
(4)經營期第1~5年每年增加的息稅前利潤
答案:經營期1~5年每年增加的銷售收入=60000-30000=30000(元)
經營期1~5年每年增加的經營成本=24000-12000=12000(元)
經營期1~5年每年不含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的變動額=12000+14000=26000(元)
所以:經營期第1~5年每年增加的息稅前利潤=30000-26000=4000(元)
(5)計算各年的差量凈現金流量
答案:△NCF0=-70000(元)
△NCF1=4000×(1-30%)+14000+9000=25800(元)
△NCF2~5=4000×(1-30%)+14000=16800(元)
(6)利用差額內部收益率法,進行是否應該更換設備的分析決策,并列出計算分析過程。
答案:
-70000+25800×(P/F,△IRR,1)+16800×(P/A,△IRR,4)×(P/F,△IRR,1)=0
設△IRR=10%
-70000+25800×(P/F,10%,1)+16800×(P/A,10%,4)×(P/F,10%,1)
=-70000+25800×0.9091+16800×3.1699×0.9091
=1868.28
△IRR=12%
-70000+25800×(P/F,12%,1)+16800×(P/A,12%,4)×(P/F,12%,1)
=-70000+25800×0.8929+16800×3.0373×0.8929
=-1401.49
(△IRR-10%)/(12%-10%)=(0-1868.28)/(-1401.49-1868.28)
△IRR=10%+(1868.28-0)/(1868.28+1401.49)×(12%-10%)=11.14%
因為差額內部收益率小于投資人要求的最低報酬率12%,所以不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