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項目投資
本章點評:
08年考試大綱稍有變動,具體列示于考試大綱變化點匯總表及正文。針對2008年的考試,考生應關注的主要內容有:
(1)凈現金流量的簡化公式;
(2)現金流量的估算;
(3)凈現金流量特點;
(4)各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計算和特點;
(5)獨立方案決策原則及相關計算;
(5)互斥方案決策原則及相關計算;
(6)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與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的區別;
(7)運營期自由現金流量的含義與構成內容。
[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業投資的類型、程序和應遵循的原則
(二)掌握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完整工業項目現金流量的內容
(三)掌握流動資金投資、經營成本和調整所得稅的具體估算方法
(四)掌握凈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和各種典型項目凈現金流量的簡化計算方法
(五)掌握靜態投資回收期、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的含義、計算方法及其優缺點
(六)掌握完全具備、基本具備、完全不具備或基本不具備財務可行性的判斷標準和應用技巧
(七)掌握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和計算期統一法在多方案比較決策中的應用技巧和適用范圍
(八)熟悉運營期自由現金流量和經營期凈現金流量構成內容;熟悉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與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的區別
(九)熟悉報考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
(十)了解互斥方案決策與財務可行性評價的關系;了解多方案組合排隊投資決策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投資概述
一、投資的含義和種類
投資,是指特定經濟主體(包括國家、企業和個人)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使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機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等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從特定企業角度看,投資就是企業為獲取收益而向一定對象投放資金的經濟行為。
投資按不同標志可分為以下類型:
1.按照投資行為的介入程度,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2.按照投入的領域不同,分為生產性投資和非生產性投資。
3.按照投資的方向不同,分為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
4.按照投資的內容不同,分為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其他資產投資、流動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有價證券投資、期貨與期權投資、信托投資和保險投資等多種形式。
二、投資的程序
企業投資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提出投資領域和投資對象;(2)評價投資方案的財務可行性;(3)投資方案比較與選擇;(4)投資方案的執行;(5)投資方案的再評價。
三、投資決策應遵循的原則
企業投資決策應遵循以下原則:(1)綜合性原則;(2)可操作性原則;(3)相關性和準確性原則;(4)實事求是的原則;(5)科學性原則。
第二節 項目投資的現金流量分析
一、項目投資的特點與項目計算期的構成
(一)項目投資的特點
項目投資是一種以特定建設項目為對象,直接與新建項目或更新改造項目有關的長期投資行為。本章所介紹的工業企業投資項目主要包括新建項目(含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完整工業投資項目)和更新改造項目兩種類型。
與其他形式的投資相比,項目投資具有投資內容獨特(每個項目都至少涉及一項固定資產投資)、投資數額多、影響時間長(至少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發生頻率低、變現能力差和投資風險大的特點。
(二)項目計算期的構成
項目計算期,是指投資項目從投資建設開始到最終清理結束整個過程的全部時間,包括建設期和運營期(具體又包括投產期和達產期)。其中,建設期,是指項目資金正式投入開始到項目建成投產為止所需要的時間,建設期的第一年初稱為建設起點,建設期的最后一年末稱為投產日。在實踐中,通常應參照項目建設的合理工期或項目的建設進度計劃合理確定建設期。項目計算期的最后一年年末稱為終結點,假定項目最終報廢或清理均發生在終結點(但更新改造除外)。從投產日到終結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為運營期,又包括試產期和達產期(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兩個階段。試產期是指項目投入生產,但生產能力尚未完全達到設計能力時的過渡階段。達產期,是指生產運營達到設計預期水平后的時間。運營期一般應根據項目主要設備的經濟使用壽命期確定。
項目計算期、建設期和運營期之間存在以下關系:
項目計算期=建設期+運營期
二、項目投資的內容與資金投入方式
(一)項目投資的內容
從項目投資的角度看,原始投資(又稱初始投資)等于企業為使該項目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開展正常經營而投入的全部現實資金,包括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投資兩項內容。
建設投資,是指在建設期內按一定生產經營規模和建設內容進行的投資,具體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和其他資產投資三項內容。
固定資產投資,是指項目用于購置或安裝固定資產應當發生的投資。固定資產原值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的關系如下:
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資本化借款利息
項目總投資是反映項目投資總體規模的價值指標,等于原始投資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之和。
(二)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方式
項目投資的投入方式包括一次投入和分次投入兩種形式。一次投入方式是指投資行為集中一次發生在項目計算期第一個年度的年初或年末;如果投資行為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度,或雖然只涉及一個年度但同時在該年的年初和年末發生,則屬于分次投入方式。
三、項目投資現金流量分析
項目投資決策中的現金是指區別于觀念貨幣的現實貨幣資金,現金流量是指投資項目在其計算期內因資本循環而可能或應該發生的各項現金流入量與現金流出量的統稱。
(一) 現金流量的內容
1. 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
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是指只涉及固定資產投資而不涉及無形資產投資、其他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投資的建設項目。它以新增生產能力,提高生產效率為特征。其現金流入量包括增加的營業收入和回收固定資產余值等內容;現金流出量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新增經營成本和增加的各項稅款等內容。
2. 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
完整工業投資項目,是以新增工業生產能力為主的投資項目,其投資內容不僅包括固定資產投資,而且還包括流動資金投資。
(1)現金流入量:營業收入、補貼收入、回收固定資產余值和回收流動資金。
(2)現金流出量:建設投資、流動資金投資、經營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維持運營投資和調整所得稅。
3.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
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投資項目,可分為以恢復固定資產生產效率為目的的更新項目和以改善企業經營條件為目的的改造項目兩種類型。
(1 )現金流入量:因使用新固定資產而增加的營業收入、處置舊固定資產的變現凈收入和新舊固定資產回收固定資產余值的差額等內容。
(2)現金流出量:購置新固定資產的投資、因使用新固定資產而增加的經營成本、因使用新固定資產而增加的流動資金投資和增加的各項稅款等內容。其中,因提前報廢舊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清理凈損失而發生的抵減當期所得稅額用負值表示。
(二)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算
在估算現金流量時,為防止多算或漏算有關內容,需要注意:(1)必須考慮現金流量的增量;(2)盡量利用現有的會計利潤數據;(3)不能考慮沉沒成本因素;(4)充分關注機會成本;(5)考慮項目對企業其他部門的影響。
1.現金流入量的估算
(1)營業收入是運營期最主要的現金流入量,應按項目在經營期內有關產品的各年預計單價和預測銷售量(假定經營期每期均可以自動實現產銷平衡)進行估算。
(2)補貼收入是與運營期收益有關的政府補貼,可根據按政策退還的增值稅、按銷量或工作量分期計算的定額補貼和財政補貼等予以估算。
(3)在終結點上一次回收的流動資金等于各年墊支的流動資金投資額的合計數。回收流動資金和回收固定資產余值統稱為回收額,假定新建項目的回收額都發生在終結點。
2.現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設投資的估算
固定資產投資是所有類型的項目投資在建設期必然會發生的現金流出量,應按項目規模和投資計劃所確定的各項建筑工程費用、設備購置費用、安裝工程費用和其他費用來估算。
在估算構成固定資產原值的資本化利息時,可根據長期借款本金、建設期年數和借款利息率按復利計算,且假定建設期資本化利息只計入固定資產的原值。
(2)流動資金投資的估算
在項目投資決策中,流動資金是指在運營期內長期占用并周轉使用的營運資金。估算可按下式進行:
本年流動資金投資額(墊支數)=本年流動資金需用數-截止上年的流動資金投資額
或=本年流動資金需用數-上年流動資金實有數
本年流動資金需用數=該年流動資金需用數-該年流動負債可用數
上式中的流動資產只考慮存貨、現實貨幣現金、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等項內容;流動負債只考慮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
為簡化計算,我國有關建設項目評估制度假定流動資金投資可從投產第一年開始安排。因此,投產第一年所需的流動資金應在項目投產前安排。
(3)經營成本的估算
經營成本又稱付現的營運成本(或簡稱付現成本),是指在經營期內為滿足正常生產經營而動用現實貨幣資金支付的成本費用。經營成本是所有類型的項目投資在運營期都要發生的主要現金流出量,它與融資方案無關。其估算公式如下:
某年經營成本=該年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十該年工資及福利費+該年修理費+該年其他費用
上式中,其他費用是指從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中扣除了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工資及福利費以后的剩余部分。
(4)營業稅金及附加的估算
在項目投資決策中,應按在運營期內應交納的營業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估算。
(5)維持運營投資的估算
本項投資是指礦山、油田等行業為維持正常運營而需要在運營期投入的固定資產投資,應根據特定行業的實際需要估算。
(6)調整所得稅的估算
為了簡化計算,調整所得稅等于息稅前利潤與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的乘積。
3.關于增值稅因素的估算
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在估算項目投資的現金流量時,實踐中可分別采取兩種方式處理:
第一種方式是銷項稅額不作為現金流入項目,進項稅額和應交增值稅也不作為現金流出項目處理。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比較簡單,也不會影響凈現金流量的計算,但不利于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的估算。
第二種方式是將銷項稅額單獨列作現金流入量,同時分別把進項稅額和應交增值稅分別列作現金流出量。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有助于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的估算。
(三)凈現金流量的確定
1.凈現金流量的含義
凈現金流量又稱現金凈流量,是指在項目計算期內由每年現金流入量與同年現金流出量之間的差額所形成的序列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某年凈現金流量=該年現金流入量一該年現金流出量
凈現金流量又包括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和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兩種形式。其中,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不受融資方案和所得稅政策變化的影響,是全面反映投資項目方案本身財務盈利能力的基礎數據。計算時,現金流出量的內容中不包括調整所得稅因素;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則將所得稅視為現金流出,可用于評價在考慮融資條件下項目投資對企業價值所作的貢獻。可以在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的基礎上,直接扣除調整所得稅求得。
2.現金流量表及其特點
在項目投資決策中使用的現金流量表,是用于全面反映某投資項目在其未來項目計算期內每年的現金流入量和現金流出量的具體構成內容,以及凈現金流量水平的分析報表。它與財務會計的現金流量表的區別有:反映對象不同;期間特征不同;勾稽關系不同;信息屬性不同。
現金流量表包括“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和“投資各方現金流量表”等不同形式。
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要詳細列示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累計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和累計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并要求根據所得稅前后的凈現金流量分別計算兩套內部收益率、凈現值和投資回收期指標。
與全部投資的現金流量表相比,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流入項目沒有變化,但現金流出項目不同,其具體內容包括:項目資本金投資、借款本金償還、借款利息支付、經營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和維持運營投資等。此外,該表只計算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并據此計算資本金內部收益率指標。
四、項目投資凈現金流量的簡化計算方法
(一)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建設期某年的凈現金流量=一該年發生的固定資產投資額
運營期某年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該年因使用該固定資產新增的息稅前利潤+該年因使用該固定資產新增的折舊+該年回收的固定資產凈殘值
運營期某年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運營期某年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該年因使用該固定資產新增的所得稅
(二)完整工業投資項目
建設期某年凈現金流量=一該年原始投資額
如果項目在運營期內不追加流動資金投資,則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的運營期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可按以下簡化公式計算:
運營期某年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該年息稅前利潤+該年折舊+該年攤銷+該年回收額-該年維持運營投資
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的運營期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可按以下簡化公式計算:
運營期某年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NCFt )=該年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該年折舊+該年攤銷+該年回收額-該年維持營運投資=該年自由現金流量
所謂運營期自由現金流量,是指投資者可以作為償還借款利息、本金、分配利潤、對外投資等財務活動資金來源的凈現金流量。
如果不考慮維持運營投資,而且回收額為零,則運營期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又稱為經營凈現金流量。按照有關回收額均發生在終結點上的假設,運營期內回收額不為零時的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亦稱為終結點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顯然終結點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等于終結點那一年的經營凈現金流量與該期回收額之和減去維持運營投資(07年大綱無)。
(三)更新改造投資項目
建設期某年凈現金流量=-(該年發生的新固定資產投資-該年舊固定資產變價凈收入)
(07年大綱刪除“建設期末的凈現金流量=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如果建設期為零,則運營期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的簡化公式為:
運營期第一年凈現金流量=該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稅前利潤+該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舊額+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運營期第一年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該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稅前利潤×(1 一所得稅稅率)+該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舊額+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運營期其他各年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該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稅前利潤×(1 一所得稅稅率)+該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舊額+該年回收新固定資產凈殘值超過假定繼續使用的舊固定資產凈殘值之差額
第三節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及其計算
一、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及其類型
投資決策評價指標,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較投資項目可行性,以便據以進行方案決策的定量化標準與尺度。從財務評價的角度,投資決策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
評價指標可以按以下標準進行分類:
1.按照是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分類,可分為靜態評價指標和報考評價指標。前者是指在計算過程中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的指標,包括投資收益率和靜態投資回收期;后者是指在指標計算過程中充分考慮和利用資金時間價值的指標。
2.按指標性質不同,可分為在一定范圍內越大越好的正指標和越小越好的反指標兩大類。只有靜態投資回收期屬于反指標。
3.按指標在決策中的重要性,可分為主要指標、次要指標和輔助指標。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等為主要指標;靜態投資回收期為次要指標;投資收益率為輔助指標。
二、靜態評價指標的含義、計算方法及特點
(一)靜態投資回收期
1.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
靜態投資回收期(簡稱回收期),是指以投資項目經營凈現金流量抵償原始(07年此處有一“總”字)投資所需要的全部時間。它有“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 ) ”和“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 ”兩種形式。確定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可分別采取公式法和列表法。
(1)公式法
如果某一項目的投資均集中發生在建設期內,投產后一定期間內每年經營凈現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計大于或等于原始投資額,可按以下簡化公式直接求出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
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 ) =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建設期
(2)列表法
所謂列表法,是指通過列表計算“累計凈現金流量”的方式,來確定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進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的方法。因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確定靜態投資回收期,所以此法又稱為一般方法。
該法的原理是:按照回收期的定義,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滿足以下關系式,即:
這表明在財務現金流量表的“累計凈現金流量”一欄中,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恰好是累計凈現金流量為零的年限。
無法在“累計凈現金流量”欄上找到零,必須按下式計算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
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最后一項為負值的累計凈現金流量對應的年數+最后一項為負值的累計凈現金流量絕對值÷下年凈現金流量
或:=累計凈現金流量第一次出現正值的年份-1+該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資÷該年凈現金流量
2.靜態投資回收期的特點
靜態投資回收期的優點是能夠直觀地反映原始總投資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計算也比較簡單,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凈現金流量信息。缺點是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和回收期滿后繼續發生的現金流量,不能正確反映投資方式不同對項目的影響。只有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小于或等于基準投資回收期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二)投資收益率
1.投資收益率的計算
投資收益率(ROI ) ,又稱投資報酬率,是指達產期正常年份的年息稅前利潤或運營期年均息稅前利潤占投資總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投資利潤率(ROI)=年息稅前利潤或年均息稅前利潤/投資總額×100%
2.投資收益率的特點
投資收益率的優點是計算公式最為簡單;缺點是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不能正確反映建設期長短及投資方式不同和回收額的有無對項目的影響,分子、分母計算口徑的可比性較差,無法直接利用凈現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資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無風險投資收益率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三、報考評價指標的含義、計算方法及特點
(一)凈現值
1.凈現值的計算
凈現值(NPV),是指在項目計算期內,按設定折現率或基準收益率計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其基本計算公式為:
式中,ic為行業基準收益率。
計算凈現值指標具體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插入函數法三種方法。
(1)凈現值指標計算的一般方法
具體包括公式法和列表法兩種形式。
①公式法。本法是指根據凈現值的定義,直接利用理論計算公式來完成該指標計算的方法。
②列表法。本法是指通過現金流量表計算凈現值指標的方法。即在現金流量表上,根據已知的各年凈現金流量,分別乘以各年的復利現值系數,從而計算出各年折現的凈現金流量,最后求出項目計算期內折現的凈現金流量的代數和,就是所求的凈現值指標。
(2)凈現值指標計算的特殊方法
本法是指在特殊條件下,當項目投產后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或遞延年金時,可以利用計算年金現值或遞延年金現值的技巧直接計算出項目凈現值的方法,又稱簡化方法。
由于項目各年的凈現金流量NCFt (t=0 , 1 ,… ,n)屬于系列款項,所以當項目的全部投資均于建設期投入,運營期不再追加投資,投產后的經營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或遞延年金的形式時,就可視情況不同分別按不同的簡化公式計算凈現值指標。
當建設期為零,投產后的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形式時,公式為:
NPV=NCF0+NCF1~n×(P/A,i,n)
當建設期為零,投產后每年經營凈現金流量(不含回收額)相等,但終結點第n 年有回收額Rn(如殘值)時,公式為:
NPV=NCF0+NCF1~(n-1)×(P/A,i,n-1)+NCFn×(P/F,i,n)
或 NPV=NCF0+NCF1~n×(P/A,i,n)+Rn×(P/F,i,n)
當建設期不為零,全部投資在建設起點一次投入,投產后每年凈現金流量為遞延年金形式時,公式為:
NPV=NCF0+NCF(n+1)~n+s×[(P/A,i,n+s)-(P/F,i,n)]
或 NPV=NCF0+NCF(n+1)~n+s×(P/A,i,n)×(P/F,i,s)
當建設期不為零,全部投資在建設起點分次投入,投產后每年凈現金流量為遞延年金形式時,公式為:
NPV=NCF0+NCF1×(P/F,i,1)+…+NCFn×(P/F,i,s)+NCF(n+1)~n+s×[(P/A,i,n+s)-(P/F,i,s)]
(3)凈現值指標計算的插入函數法
本法是指運用Windows系統的Excel 軟件,通過插入財務函數“NPV ” ,并根據計算機系統的提示正確地輸入已知的基準折現率和電子表格中的凈現金流量,來直接求得凈現值指標的方法。
當第一次原始投資發生在建設起點時,按插入函數法計算出來的凈現值與按其他兩種方法計算的結果有一定誤差,但可以按一定方法將其調整正確。
2.凈現值的特點
凈現值指標的優點是綜合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項目計算期內的全部凈現金流量和投資風險;缺點是無法從報考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率水平,而且計算比較繁瑣。
只有凈現值指標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二)凈現值率
1.凈現值率的計算
凈現值率(NPVR ) ,是指投資項目的凈現值占原始投資現值總和的百分率。其計算公式為:
凈現值率(NPVR)=項目的凈現值/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100%
2.凈現值率的特點
凈現值率指標的優點是可以從報考的角度反映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與凈產出之間的關系,計算過程比較簡單;缺點是無法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率。
只有凈現值率指標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三)獲利指數
1.獲利指數計算
獲利指數(PI),是指投產后按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折現率折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與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獲利指數(Pl ) =投產后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
或:= 1+凈現值率
2.獲利指數的特點
獲利指數指標的優點是可以從報考的角度反映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與總產出之間的關系;缺點是除了無法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率外,計算也相對復雜。
只有獲利指數指標大于或等于1 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四)內部收益率
1.內部收益率的計算
內部收益率(IRR ) ,是指項目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收益率。實質上,它是能使項目的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IRR 滿足下列等式:
計算內部收益率指標具體有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和插入函數法三種方法。
(1)內部收益率指標計算的特殊方法
本法又稱為簡便算法,應用它的條件十分苛刻,只有當項目投產后的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的形式時才可以直接利用年金現值系數計算內部收益率,公式為:
必要時還需要應用內插法。
(2)內部收益率指標計算的一般方法
本法就是采用逐次測試逼近法結合應用內插法的方法。
(3)內部收益率指標計算的插入函數法
本法是指運用Windows 系統的Excel 軟件,通過插入財務函數“IRR ”,并根據計算機系統的提示正確地輸入已知的電子表格中的凈現金流量,來直接求得內部收益率指標的方法。
按插入函數法計算的結果不可能與其他方法計算的結果一致,也無法調整。
2.內部收益率的特點
內部收益率指標的優點是既可以從報考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水平,又不受基準收益率高低的影響,比較客觀;缺點是計算過程復雜,尤其當經營期大量追加投資時,又有可能導致多個內部收益率出現,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實際意義。
只有內部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收益率或資金成本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五)報考指標之間的關系
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和內部收益率指標之間存在同方向變動關系。即:
1.當凈現值>0 時,凈現值率>0 ,獲利指數>1 ,內部收益率>基準收益率;
2.當凈現值=0 時,凈現值率=0 ,獲利指數=1 ,內部收益率=基準收益率;
3.當凈現值<0 時,凈現值率<0,獲利指數<1 ,內部收益率<基準收益率。
第四節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運用
一、獨立方案財務可行性評價及投資決策
獨立方案是指一組互相分離、互不排斥的方案。在獨立方案中,選擇某一方案并不排斥選擇另一方案。
評價獨立方案財務可行性的要點包括:
1.判斷方案是否完全具備財務可行性的條件
如果某一投資方案的所有評價指標均處于可行區間,即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則可以斷定該投資方案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具備財務可行性,或完全具備可行性。這些條件是:
(1)凈現值NPV≥0 ; (2)凈現值率NPVR≥0 ; (3)獲利指數PI≥1 ; (4)內部收益率IRR≥基準折現率 (5)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PP≤n/2 (即項目計算期的一半); (6)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PP,≤p/2(即運營期的一半);(7)投資利潤率ROI≥基準投資利潤率i (事先給定)。
2.判斷方案是否完全不具備財務可行性的條件
如果某一投資項目的評價指標均處于不可行區間,即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則可以斷定該投資項目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不具備財務可行性,或完全不具備可行性,應當徹底放棄該投資方案。這些條件是:
(1)NPV<0;(2 )NPVR<0;(3 )PI<1;(4 )IRR
如果在評價過程中發現某項目的主要指標處于可行區間(如NPV≥0,NPVR≥0,PI≥1,IRR≥ i0),但次要或輔助指標處于不可行區間(如PP> n/2,PP,>p/2或ROI 4.判斷方案是否基本不具備財務可行性的條件
如果在評價過程中發現某項目出現NPV<0,NPVR<0,PI<1,IRR< i0 ,的情況,即使有PP≤n/2 , PP,≤p/2或ROI≥i發生,也可斷定該項目基本上不具有財務可行性。
對獨立方案進行財務可行性評價時應注意:(1)主要評價指標在評價財務可行性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2)利用報考指標對同一個投資項目進行評價和決策,可能得出完全相同的結論。
二、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互斥方案,是指互相關聯、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組方案中的各個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采納方案組中的某一方案,就會自動排斥這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
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是指在每一個入選方案已具備財務可行性的前提下,利用具體決策方法比較各個方案的優劣,利用評價指標從各個備選方案中最終選出一個最優方案的過程。
項目投資多個互斥方案比較決策的方法主要包括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和計算期統一法等。
(一)凈現值法
凈現值法,是指通過比較所有已具備財務可行性投資方案的凈現值指標的大小來選擇最優方案的方法。該法適用于原始投資額相同且項目計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較決策。在此法下,凈現值最大的方案為優。
(二)凈現值率法
凈現值率法,是指通過比較所有已具備財務可行性投資方案的凈現值率指標的大小來選擇最優方案的方法。(08年刪除“該法可用于原始投資額不同的投資方案的比較決策。”)在此法下,凈現值率最大的方案為優。
(三)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
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是指在兩個原始投資額不同方案的差量凈現金流量(記作△NCF)的基礎上,計算出差額內部收益率(記作△ IRR ) ,并將其與行業基準折現率進行比較,進而判斷方案孰優孰劣的方法。該法適用于原始投資額不相同,但項目計算期相同的多方案比較決策。當差額內部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折現率時,原始投資額大的方案較優;反之,則原始投資額小的方案為優。
(四)年等額凈回收額法
年等額凈回收額法,是指通過比較所有投資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記作NA ) 指標的大小來選擇最優方案的決策方法。該法適用于原始投資額不相同,特別是項目計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較決策。在此法下,某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等于該方案凈現值與相關回收系數(或年金現值系數倒數)的乘積。
某方案年等額凈回收額=該方案凈現值×回收系數
或=該方案凈現值×1/年金現值系數
年等額凈回收額最大的方案為優。
(五)計算期統一法
計算期統一法,是指通過對計算期不相等的多個互斥方案選定一個共同的計算分析期,以滿足時間可比性的要求,進而根據調整后的評價指標來選擇最優方案的方法。該法包括方案重復法和最短計算期法兩種具體處理方法。
1.方案重復法
方案重復法,也稱計算期最小公倍數法,是將各方案計算期的最小公倍數作為比較方案的計算期,進而調整有關指標,并據此進行多方案比較決策的一種方法。此法適用于項目計算期相差比較懸殊的多方案比較決策。
2.最短計算期法
最短計算期法,又稱最短壽命期法,是指在將所有方案的凈現值均還原為等額年回收額的基礎上,再按照最短的計算期來計算出相應凈現值,進而根據調整后的凈現值指標進行多方案比較決策的一種方法。
三、多方案組合排隊投資決策
如果一組方案中既不屬于相互獨立,又不屬于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實現任意組合或排隊,則這些方案被稱作組合或排隊方案,其中又包括先決方案、互補方案和不完全互斥方案等形式。在這種方案決策中,除了要求首先評價所有方案的財務可行性,淘汰不具備財務可行性的方案外,在接下來的決策中需要反復衡量和比較不同組合條件下的有關評價指標的大小,從而作出最終決策。
這類決策分兩種情況:(1)在資金總量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可按每一項目的凈現值NPV 大小排隊,確定優先考慮的項目順序。(2)在資金總量受到限制時,則需按凈現值率NPVR 或獲利指數PI 的大小,結合凈現值NPV 進行各種組合排隊,從中選出能使∑NPV 最大的最優組合。
具體程序如下:
第一,以各方案的凈現值率高低為序,逐項計算累計投資額,并與限定投資總額進行比較。
第二,當截止到某項投資項目(假定為第j 項)的累計投資額恰好達到限定的投資總額時,則第1 項至第j 項的項目組合為最優的投資組合。
第三,若在排序過程中未能直接找到最優組合,必須按下列方法進行必要的修正。
(1)當排序中發現第j 項的累計投資額首次超過限定投資額,而刪除該項后,按順延的項目計算的累計投資額卻小于或等于限定投資額時,可將第j項與第(j + 1 ) 項交換位置,繼續計算累計投資額。這種交換可連續進行。
(2)當排序中發現第j 項的累計投資額首次超過限定投資額,又無法與下一項進行交換,第(j 一1)項的原始投資大于第j 項原始投資時,可將第j 項與第(j 一1 ) 項交換位置,繼續計算累計投資額。這種交換亦可連續進行。
(3)若經過反復交換,已不能再進行交換,但仍未找到能使累計投資額恰好等于限定投資額的項目組合時,可按最后一次交換后的項目組合作為最優組合。
總之,在主要考慮投資效益的條件下,多方案比較決策的主要依據,就是能否保證在充分利用資金的前提下,獲得盡可能多的凈現值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