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4.3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形式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一)接受教育
接受教育即外在教育,是指通過學校或培訓單位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以職業責任、職業義務為核心內容的正面灌輸,以規范其職業行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教育。
(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內在教育,是從業人員自我學習、自我改造、自身道德修養的行為活動。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內容
(一)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教育
(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教育
就是指對會計人員開展以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為內容的教育。
(三)會計職業道德警示教育
就是指通過開展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和對違法會計行為典型案例的討論和剖析,給會計人員以啟發和警示,從而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會計人員辨別是非的能力。
(四)其他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教育
其他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教育包括:形勢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
三、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途徑
(一)崗前職業道德教育
崗前職業道德教育是指對將要從事會計職業的人員進行的道德教育。包括會計專業學歷教育及獲取會計從業資格中的職業道德教育。教育的側重點應放在職業觀念、職業情感及職業規范等方面。
1.會計學歷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在我國大專院校是培養各類專門人才的基地,其會計類專業就讀的學生,是會計隊伍的預備人員,他們當中大部分將走入會計隊伍,從事會計工作。在會計學歷教育的階段是他們的會計職業情感、道德觀念和是非善惡判斷標準初步形成的時期,所以會計專業類大專院校是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是會計人員崗前道德教育的主要場所,在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礎性地位。
2.獲取會計從業資格中的職業道德教育。在我國,根據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從事會計工作必須持證上崗。對于要從事會計工作的從業人員來說,必須通過考試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為了使希望從事會計職業的人員在進人會計崗位時具備一定的會計職業道德,財政部在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中增加了《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二)崗位職業道德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是指從業人員在完成某一階段的專業學習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組織的,知識更新的教育和培訓活動。繼續教育是強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繼續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要具有針對性和側重點。主要包括:
1.形勢教育。教育的重點是要貫徹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和“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全面、系統地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培訓,提高廣大會計人員的政治水平和思想道德意識。
2.品德教育。教育的重點是引導會計人員自覺地用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指導和約束自身的行為,提高職業道德自律能力,最終形成良好的、穩定的道德品行。
3.法制教育。教育的重點是引導會計人員熟悉并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會計法律法規政策,學會運用法律的手段處理會計事務。
(三)會計職業道德的自我教育與修養
1.自我教育。
(1)自我教育的內容。
一是職業義務教育。會計人員自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會計人員對本職工作社會責任的認識,使會計人員具有強烈的職業道德義務感,能做到在沒有社會輿論壓力、沒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應盡的職業道德義務。
二是職業榮譽教育。就是通過會計實踐活動,使會計人員充分認識到本職工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社會地位和真正的職業價值,從而逐步形成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光榮感、自豪感、幸福感。
三是職業節操教育。會計職業節操,就是要不畏壓力,不為利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誠信為本,堅持準則,廉潔自律,嚴格把關,盡職盡責,一塵不染。
(2)自我教育的方法。
一是自我解剖法。就是會計人員對自己所做的會計工作要進行自我批評、自我解剖,認真找出自己的缺點、差距,并通過主觀努力來加以改正。
二是自重自省法。就是會計人員通過注意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缺點,不斷摒除雜念,嚴于自我剖析,敢于做到是非觀、價值觀、知行觀的自我斗爭,逐步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是自警自勵法。自警就是要隨時警醒、告誡自己,要警鐘長鳴,防止各種不良思想對自己的侵襲。自勵就是要以崇高的會計職業道德理想、信念激勵自己、教育自己。
四是自律慎獨法。慎獨就是在單獨處事、無人監督時,仍能堅持道德準則,不做任何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2.會計職業道德修養。
(1)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概念。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是指會計人員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按照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在自身道德品質方面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鍛煉、自我提高,從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
(2)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我們所說的修養,是在社會實踐中的自我鍛煉。
(3)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境界和方法。
一是慎獨。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在于做到“慎獨”。即在一個人單獨處事、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應該自覺地按照道德準則去辦事。
二是慎欲。就是指用正當的手段獲得物質利益。會計人員做到慎欲,要把國家、社會公眾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時候,不損害國家和他人利益。
三是慎微。就是指在微處、小處自律,從微處小處著眼,積小善成大德。
四是慎省。就是認真自省,就是通過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總結而發揚長處、克服短處,不斷地自我升華、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