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區域風險分析
包括外部因素引發的區域風險,也包括內部因素導致的區域風險。
1.外部因素分析
(1)區域自然條件分析
影響較大的有自然資源、基礎設施情況等。自然資源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運輸條件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2)區域產業結構分析
主導產業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和核心,區域主導產業分析對制定信貸政策也具有重要作用。
(3)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分析
對信貸經營來說,經濟發展水平是對區域風險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因素。
(4)區域市場化程度和執法及司法環境分析
(5)區域經濟政策分析
(6)區域政府行為和政府信用分析
2.內部因素分析
內部指標包括三個方面:信貸資產質量(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
(1)信貸資產質量(安全性)--衡量內部風險最重要的指標。
評價信貸資產質量主要有以下幾個指標(多選)
信貸平均損失比率。(靜態指標,比率越高,風險越大)
信貸資產相對不良率。該指標大于1時,說明目標區域信貸風險高于銀行一般水平不良率變幅。
信貸余額擴張系數。指標小于0時,目標區域信貸增長相對較慢,負數較大意味著信貸處于萎縮狀態;
利息實收率。
加權平均期限。
(2)盈利性--區域管理能力和區域風險高低的最終體現。
總資產收益率、貸款實際收益率兩項主要指標,來衡量目標區域的盈利性。
(3)流動性--流動性過高或過低都可能意味著區域風險
流動比率、存量存貸比率、增量存貸比率用于衡量目標區域流動性狀況。
例題:下列指標中()是用于衡量區域風險中的信貸資產質量指標
A.增量存貸比率
B.貸款實際收益率
C.利息實收率
D.信貸余額擴張系數
E.加權平均期限
解析:本考題考察的知識點主要是衡量公司信貸區域風險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指標中所包含的具體指標之間之區別。可見,對各指標不僅需要明確其含義,而且需要掌握其之間的具體區別。據題意可知(答案為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