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班主任接任班級工作后,在開展工作中,掌握以下方法是很重要的。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有效地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要教育學生,就要了解學生。了解和研究學生是做好教育學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個體和學生群體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要結合起來。
了解和研究學生個人情況包括:學生一般情況,個人經歷、個人品德、身體、學業成績和學習態度,人際關系情況,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家庭情況,學生家庭周圍的社會生活環境、來往密切的朋友及其對學生影響等。
了解和研究學生群體的情況包括:全班學生基本情況;全班學習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總的情況及其發展變化的情況、特點和趨勢,班級的組織、歷史、傳統和作風,當前的主要傾向;團隊的組織情況,及其在班級的作用和表現,班集體當前發展水平,同學問的關系;各類學生的特點、比例、分布及其發展變化情況等。
(二)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
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考核法(包括日標參照性考核和常模參照性考核)、觀察法、測量法、問卷法、淡話法(包括對話法、座談法)、實驗法、調查法、訪問法和書面材料分析法等。
觀察法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可以在自然狀態下,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生產勞動、班團活動和學生的社會工作,了解到學生的真實狀況。
問卷法是了解學生的一種輔助手段。班主任可按預定的要求,設計出一套選配得當、措詞精確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問卷可分封閉性問卷和開放性問卷兩種。通過對問卷答案的整理,分析、了解、把握學生狀況。
談話法是班主任有目的地找個別學生淡活,藉此可以深入了解學生情況。為取得良好效果,班主任應當在談話前有所準備,就談話目的、談話主要內容、談話方式、談話地點等認真考慮。在談話過程中對待學生要親切自然,態度和藹,并且講究技巧,善于啟發,注意傾聽,循循善誘。談話后應整理記錄,加以積累。
在了解學生過程中,為了排除在自然狀態下觀察時的偶然因素,班主任還可以采用實驗法,就是為學生沒置情境,限定其他條件,有計劃地改變特定條件來觀察學生思想行為的一種方法。
分析學生成績單、操行評語、學籍卡片、健康登記表、班級日志,以及學生的作文、日記和周記等書面材料,也是了解和研究學生的重要方法。運用此方法,要結合其他方法,注意真實性。
二、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結果。良好的班集體不可能自發形成,只能是班主任精心組織和培養的結果。班集體一旦形成,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成為班主任開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途徑。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步驟足:
(一)確立班集體的奮斗日標
共同的目標足班集體理想的體現,在全體成員奔向集體目標的過程中,可以使班集體保持蓬勃的生機,充滿活力,并且能夠形成學生堅定的集體信念。班主任在確立班集體的奮斗目標時,要善于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提出振奮學生精神,鼓舞人心的新目標和任務,把全班學生吸引并團結到集體中來。目標要循序漸進,分為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次,借每一個目標的奮斗過程來推動班集體的逐步形成和鞏固發展。
共同的奮斗目標確立之后,就要圍繞日標來進行和開展班級的一切工作,使班級的奮斗目標和全班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工作緊密聯系起來。目標實現后,班主任要及時總結評價,在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快樂的同時,提出新目標來引導班集體繼續前進。
(二)選擇和培養班干部
一個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批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積極分子,并且他們擔任干部,組成班集體的核心,才能帶動企班為實現共同目標努力。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和培養積極分子,從中選出關心集體,辦事認真,作風正派,能團結同學,愿意為同學服務,學習成績較好,能起模范帶頭作用,并在同學中有一定威信和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同學來擔任班干部;并根據每個人的能力、愛好和特長,分配他們適宜的工作,放手讓他們開工作;班主任則從旁加以領導和指引。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承擔社會工作,從中得到鍛煉,班主任要努力創造條件,讓班于部定期輪換。班主任應當加強班干部和積極分子的培養和教育,對他們既要交任務,又要教方法;既要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大膽地工作,又要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既要發揮骨干作用,又要團結同學,平等待人。班主任還要隨時注意發現和培養新的積極分子,不斷擴大積極分子隊伍。
(三)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班風
集體輿論是在集體中占優勢的、為大多數人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集體輿論是集體生活和集體成員意愿的反映,以議論、褒貶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體的動向和集體成員的言行。有無正確的集體輿論,是衡量班集體是否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正確的集體輿論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和發展班集體的巨大力量,有利于提高集體成員的思想覺悟,能夠使大家明辨是非,支持正確的言行,抵制錯誤的傾向。正確的集體輿論不足自發形成的,要靠班主任通過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來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和培養。培養正確集體輿論的關鍵足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時機,及時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辯論,通過學生積極的思想斗爭,使學生分清是非,提高認識,以推動正確集體輿論的形成。
一個班的集體輿論持久地發生作用就形成一種風氣,這就是班風。良好的班風表現為積極向上、熱愛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貌、必趣廣泛、生動活潑等。它是鞏固學生班集體的精神力量,是教育班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良好班風的形成需要班主任長期地、有意識地不斷培養。班主任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給他們講清道理,樹立榜樣,嚴格要求,反復實踐,形成習慣。這種良好習慣的不斷積累就會形成良好的班風。
(四)組織多樣的教育活動
組織共同的活動,是集體的生命。班集體只有在共同的集體活動中才能鞏固和前進。因為只有在為實現集體的共同日標而進行的系列活動巾,全班學生才能充分交往,相互了解,建立友誼,為形成集體奠定情感基礎;才能把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健全班集體的組織機構,形成集體核心;才能激發出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集體責任感,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缺乏集體活動,班集體就會缺乏生機和活力,學生就感覺不到集體的存在。
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班、團組織的專題集會,是最經常最普遍采用的教育活動形式,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