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課外校外教育
第一節 課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義
一、課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課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由學校、班級組織實施的課余教育活動,稱作課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機關領導和組織的課余教育活動,如少年宮、青年之家、青少年科技活動輔導站、電視臺、廣播電臺等組織的課余教育活動,稱作校外教育。
二、課外校外教育的意義
課外校外教育是整個教育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課內教學與課外校外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將二者一起抓,使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年輕一代才能健康成長。
課外校外教育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課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獲得新知識
正在成長和發展的青少年學牛,他們求知欲強、興趣廣泛、精力充沛。在課外校外活動巾,由于不受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限制,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廣泛閱讀各種課外讀物,收聽廣播、錄音、觀看錄像、電影,參如各種科技、文藝、體育活動,廣泛接觸社會和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大量吸收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這樣,不儀能拓寬已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而且還能擴大視野,增長新知識。
(二)課外校外教育是對青少年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特長的廣闊天地
課堂教學完全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進行系統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很難照顧到學生的個別差異。課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彌補這一缺陷。它的活動內容豐富多樣,能滿足學生的不同要求,學生可以自愿選擇參加各種活動。同時,課外、校外教育活動也沒有“統一考試壓力”,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可以獲得更多的親身體驗,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時因材施教。如果說課堂教學要解決的是人才培養中的共性問題,那么課外、校外教育活動所解決的是人才培養中的特殊性問題,它更強調培養和發展人的個性。
(三)課外校外教育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各種能力
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相對于課堂教學來說,多數以親身實踐活動為主。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有更多的動手、動腦的機會,在活動中學生要獨立思考,當遇到困難、問題時,又要促使他們去積極探索,從各方面分析研究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看出,整個活動過程是學生動手動腦,運用知識并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性的過程。因此,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校外教育活動,不僅使學生在活動中經受各種鍛煉,而且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各種實際工作能力,對發展學生的智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四)課外、校外教育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
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一般是從知開始,以行結束,并以行為標志的。學生形成的政治、思想、道德觀點,只有通過行為實踐才能轉化為自覺的行動,甚至于學生的某些道德觀念、信念的形成,也常常是通過行為實踐體驗到的。因此,學生參加課外、校外教育活動,可以在實踐鍛煉中加深認識,培養情感,堅定信念,形成行為習慣。同時,學生在活動中能接觸實際的人和事,能得到較深刻的感性認識和情感上的感染,往往能收到比單純的說理教育更有效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