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簡答題]簡述績效管理評估的指標。
【參考解析】
(1)被評估的人數。最基本的一項指標是真正參與到績效管理制度中的人數,如果還有沒納入到績效管理中的人員,找出為什么沒有對其進行評估。
(2)績效等級的分布。體現績效考評質量的一個指標是全部或多數人的績效結果分數是否過高、過低或趨中。如果存在這樣的情況,那么說明可能因為 管理不當出現了考評誤差。績效等級的分布可以按照業務單元劃分或監管,以確定是否存在失真的趨勢,以及這些偏誤是否只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單元里。當然,也可 能某一單元的員工績效確實都很出色,或全都不盡如人意,這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3)信息質量。還有一個可以用于評估績效考評質量的指標是,績效評估問卷中開放式問題中所收集的信息的質量。
(4)績效面談的質量。可以定期對所有員工進行匿名調查,了解主管們如何管理績效面談。
(5)績效管理制度滿意度。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來收集制度參與者(包括評價對象和評價主體)對制度的看法,常見的調查內容包括公平性、滿意度、準確性等。
(6)總體成本川復益比。通過這樣一個指標的衡量,有助于判斷績效管理的實用價值。需要注意的是,感知到的成本/收益比可能和實際值有所區別,但這并不能否認感知的重要作用,因為它決定干預能否獲得支持,能否得到所需的資源。
(7)單元層次和組織層次的績效。具體的指標可以是顧客滿意度,也可以是單元或組織層次的財務指標,一般來說,績效管理的實施應該有助于單元和組織績效的提升。
6[簡答題]簡述解決企業人力資源過剩的常用方法。
【參考解析】
(1)永久性辭退某些勞報考度差、技術水平低、勞動紀律觀念差的員工。
(2)合并和關閉某些臃腫的機構。
(3)鼓勵提前退休或內退,對一些接近而還未達退休年齡者,應制定一些優惠措施,如提前退休者仍按正常退休年齡計算養老保險工齡,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一次性發放部分獎金(或補助),鼓勵提前退休。
(4)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如制訂全員輪訓計劃,使員工始終有一部分在接受培訓,為企業擴大再生產準備人力資本。
(5)加強培訓工作,使企業員工掌握多種技能,增強他們的競爭力。鼓勵部分員工自謀職業,同時,可撥出部分資金開辦第三產業。
(6)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隨之降低工資水平,這是西方企業在經濟蕭條時經常采用的一種解決企業臨時性人力資源過剩的有效方式。
(7)采用由多個員工分擔以前只需一個或少數幾個人就可完成的工作和任務,企業按工作任務完成量來計發工資的辦法。這與上一種方法在實質上是一樣,都是減少員工工作時間,降低工資水平。
7[簡答題]簡述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作用。
【參考解析】
(1)滿足企業總體戰發展的要求。
(2)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開展。
(3)協調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計劃。
(4)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
(5)使組織和個人發展目標相一致。
8[簡答題]工作崗位作為一個子功能單元來說,它還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參考解析】
(1)相關的技術狀態,從事勞動活動所使用的設備工具的影響。
(2)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的狀況,包括:勞動者從事勞動活動的大環境,廠區廠房、辦公大廈寫字間;工作地的設施,如通風、降濕、恒溫設施的配置狀況;工作空間和工作地的布置等。
(3)服務、加工的勞動對象的復雜性、多樣性的影響。
(4)本部門對崗位任務和目標的定位,主管對本崗位工作的分配指派,以及領導行為的影響。
(5)本崗位不同時段不同經歷任職者的思想意識、主觀判斷、個人意志等,對崗位工作任務和目標所產生的反作用。
(6)企業生產業務系統的決策對崗位工作目標和活動的定位與調整的影響。
(7)工業工程師、勞動定額師等職能性技術專家對崗位設計的影響。
(8)軟件環境條件的影響。
9[計算題]已知數控機床操作工2014年的甲產品單件定額工時為52.785小時,乙產品單件定額工時為87.21小時,2014年甲產品產 量為1415臺,乙產品為1054臺。2014年平均作業率、平均出勤率、廢品率、平均定額完成率同第3題,則2014年數控機床操作工崗位人員的需求量 為多少?P79
【參考解析】

答:2014年數控機床操作工崗位人員的需求量為73人。[注:2014年數控機床操作工的實際人數是68人,這說明數控機床操作工還欠缺5人(68-73),這個工種的工作有些吃緊,因此,工人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生產任務。
10[簡答題]簡述調解委員會的設立。
【參考解析】
(1)大中型企業應當依法設立調解委員會,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工作人員。有分公司、分店、分廠的企業,可以根據需要在分支機構設立調解委員會。總部調解委員會指導分支機構調解委員會開展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工作。調解委員會可以根據需要在車間、工段、班組設立調解小組。
(2)小微型企業可以設立調解委員會,也可以由勞動者和企業共同推舉人員,開展調解工作。
(3)調解委員會由勞動者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人數由雙方協商確定,雙方人數應當對等。勞動者代表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勞動者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4)調解委員會應當建立健全調解登記、調解記錄、督促履行、檔案管理、業務培訓、統計報告、工作考評等制度。
(5)企業應當支持調解委員會開展調解工作,提供辦公場所,保障工作經費。企業未按照規定成立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或者群體性事件頻發,影響勞動關系和諧,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予以通報;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依法予以處理。
11[綜合題]簡答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
【參考解析】
(1)工資協議的期限。
(2)工資分配制度、工資標準和工資分配形式。
(3)職工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
(4)獎金、津貼、補貼等分配辦法。
(5)工資支付辦法。
(6)變更、解除工資協議的程序。
(7)工資協議的終止條件。
(8)工資協議的違約責任。
(9)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約定的其他事項。【更多2016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考試試題及輔導資料,點擊此處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