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以下關于勞務派遣的說法錯誤的是( )。[2009年11月二級真題]
A.雇主是勞務派遣單位
B.雇員是被派遣的勞動者
C.是一種組合勞動關系
D.本質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結合
【解析】D項,勞動者派遣的本質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離。派遣單位作為被派遣勞動者的雇主,雖然是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但他只是形式上的雇主,因為他不為勞動者提供真實的工作崗位和勞動條件,也不是勞動者實際勞動給付的對象;勞動者實際勞動給付的對象是勞動關系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接受單位。
2.被派遣勞動者與用工單位的勞動爭議,由( )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2010年5月二級真題]
A.勞務派遣單位
B.被派遣勞動者
C.用工單位
D.勞動合同約定{來源:考{試大}
【解析】異地勞動者派遣中的勞動爭議,由于派遣機構和接受單位不在同一地區,就涉及案件的地域管轄問題。處理異地勞動爭議可以參照以下原則:①派遣勞動者與派遣機構的勞動爭議,由派遣機構所在地管轄;②派遣勞動者與接受單位的勞動爭議,由接受單位所在地管轄;③派遣勞動者與派遣機構和接受單位的勞動爭議,可由勞動合同或勞動者派遣協議約定,由當事人選擇派遣機構所在地或接受單位所在地管轄。
3.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務派遣單位的注冊資本不得少于( )萬元。[2009年5月二級真題]
A.20
B.30
C.50
D.100
【解析】勞動者派遣機構必須具備企業法人設立的條件,依法設立法人治理機關,并具有一定數量的專業從業人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達到法定標準的注冊資本,足以抵御可遇見的系統風險的風險保證金。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于50萬元。
4.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不包括( )。[2010年5月二級真題]
A.最低工資標準
B.工資協議的終止條件與違約責任
C.職工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請訪問考試大網站http://www.examda.com/
D.工資分配制度、工資標準和工資分配形式
【解析】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包括:①工資協議的期限;②工資分配制度、工資標準和工資分配形式;③職工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④獎金、津貼、補貼等分配辦法;⑤工資支付辦法;⑥變更、解除工資協議的程序;⑦工資協議的終止條件;⑧工資協議的違約責任;⑨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約定的其他事項。
5.確定工資指導線水平應考慮的相關因素不包括( )。[2009年11月二級真題]
A.社會勞動生產率
B.社會就業狀況
C.勞動力市場價格
D.人工成本水平
【解析】國家允許各地根據其具體情況確定當地工資指導線水平。工資指導線水平的制定應密切結合當地的宏觀經濟狀況,綜合考慮地區年度經濟增長率、社會勞動生產率、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城鎮就業狀況、勞動力市場價格、人工成本水平和對外貿易狀況等相關因素制定。
6.工資指導線( )主要適用于經濟效益較差或虧損企業。[2010年5月二級真題]
A.上線
B.基準線
C.下線
D.標準線
【解析】工資指導線的下線主要適用于經濟效益較差或虧損企業,這類企業的貨幣平均工資增長在工資指導線適用的年度內允許零增長或負增長;工資指導線上線又稱預警線,是對工資增長較快、工資水平較高企業提出的預警和提示;工資指導線基準線是年度貨幣工資平均增長目標,是對生產經營正常、有經濟效益的企業合理的工資增長水平。
7.以下關于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信息采集的說法錯誤的是( )。[2010年5月二級真題]
A.兩次調查時問問隔為兩年
B.主要是通過抽樣調查方法取得
C.調查范圍包括城市行政區域內的各行業所有城鎮企業來源:www.examda.com
D.調查內容為上一年度企業中有關職業在崗職工全年收入及有關情況
【解析】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信息采集主要通過抽樣調查方法取得。數據資料的采集是制度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調查范圍包括城市行政區域內的各行業所有城鎮企業,采取等距抽樣辦法抽取企業。調查內容為上一年度企業中有關職業(工種)在崗職工全年工資收入及有關情況。A項,調查時間為每年一次,即兩次調查時間間隔為一年。
8.工資指導價位的( )是處于工資收入數列中后一定百分比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2009年11月二級真題]
A.高位數
B.中位數
C.低位數
D.標準數
【解析】工資指導價位的制定是將同一職業(工種)調查全部的職工工資收入從高到低進行排列,對有關數據進行檢查、分析及做必要調整后,分別確定本職業(工種)工資指導價位的高位數、中位數和低位數。其中,高位數是指工資收入數列中前一定百分比(5%~10%)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中位數為處于工資收入數列中間位置的數值;低位數為工資收入數列中后一定百分比(5%~10%)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
9.在安全生產責任制中,對本單位安全衛生技術負領導責任的是( )。[2010年5月二級真題]
A.工人
B.企業法定代表人
C.總工程師
D.分管安全衛生的負責人
【解析】企業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對各自的職務或職責范圍內勞動安全衛生都負有相應的責任。其中,企業法定代表人對本單位安全衛生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衛生的負責人和專職人員對安全衛生負直接責任,總工程師負安全衛生技術領導責任,各職能部門、各級生產組織負責人在各自分管的工作范圍內對安全衛生負責,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承擔嚴格遵守勞動安全技術規程的義務。
10.( )是以及時處理事故,采取預防措施,總結經驗,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為目的制定的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2009年11月二級真題]
A.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B.重大事故隱患管理制度
C.安全衛生認證制度
D.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解析】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是國家制定的對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和生產有關的傷亡事故的報告、登記、調查、處理、統計和分析的規定。其目的是及時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職工傷亡事故,采取預防措施,總結經驗,追究事故責任,防止傷亡事故再度發生。其內容包括:①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②傷亡事故報告;③傷亡事故調查;④傷亡事故處理。
11.以下關于勞動爭議的說法正確的是( )。[2009年11月二級真題]
A.只有存在勞動關系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利益爭議
B.是否遵循法律規范和合同規范是勞動爭議的實質
C.勞動爭議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勞動關系主體的利益沖突
D.不存在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可能成為勞動爭議的當事人
【解析】A項,利益爭議可以發生在顧客與產品銷售者之間,二者不存在勞動關系;B項,勞動爭議實質上是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利益矛盾、利益沖突的表現;D項,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是特定的,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就是勞動關系的當事人,即一方為企業,另一方為勞動者或其團體,只有存在勞動關系的企業和勞動者或其團體才有可能成為勞動爭議的當事人。
12.當事人因主張有待確定的權利和義務所發生的爭議屬于( )。[2010年5月二級真題]
A.個別爭議
B.集體爭議
C.利益爭議
D.權利爭議
【解析】按不同的標準,勞動爭議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勞動爭議的性質,可分為:①權利爭議,又稱既定權利爭議。勞動關系當事人基于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或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約定的權利與義務所發生的爭議。②利益爭議。當事人因主張有待確定的權利和義務所發生的爭議。AB兩項屬于按勞動爭議的主體所劃分的類型。
13.勞動爭議仲裁實行一個裁級( )裁決制度。[2010年5月二級真題]
A.一次
B.兩次
C.三次
D.多次
【解析】勞動爭議仲裁實行一個裁級一次裁決制度。一次裁決即為終局裁決,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不能向上一級仲裁委員會申請復議或要求重新處理。
14.在( )的情況下,調解委員會制作調解協議書。[2009年5月二級真題]
A.調解達成協議
B.調解達不成協議
C.調解期限屆滿不能結案www.Examda.CoM考試就上考試大
D.調解協議送達后當事人反悔
【解析】調解達成協議,制作調解協議書,寫明爭議雙方當事人姓名(單位、法定代表人)等事項,由當事人、調解委員會主任簽名或蓋章,并加蓋調解委員會印章。
單選答案:
1.D2.C3.C4.A5.B6.C7.A8.C9.C10.D11.C12.C13.A14.A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