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理論的主要內容 | |
主要觀點 | 1、心靈、自我和社會不是分離的結構,而是人際符號互動的過程; 2、語言是心靈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機制。人際符號互動主要通過自然語言進行; 3、心靈是社會過程的內化。內化過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動”過程,在互動中學到有意義符號,通過符號進行內向互動發展自我。 4、行為是個體在行動過程中自己“設計”的; 5、個體的行為受自身對情境的定義的影響; 6、世界存在與互動之中; 7、自我社會的產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動的結果。 |
對小組工作啟示 | 1、人類是互動的產物 小組工作就是一個符號互動的場域,在這個場域中組員經過與他人之間的互動而實現社會化和人性化。 2、人類的行為與互動是由“符號”及其意義而引起的,人類對外部刺激作出能動反應,并在過程中積極塑造自我。 |
二、鏡中自我理論
鏡中自我理論 | |
主要觀點 | 1、關于人與社會的關系 (1)社會是一個有機體,是通過互動而存在和發展的各種過程的復合體。 (2)社會是一個統一體,在社會這個龐大的互動組織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變化都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這個有機體所有的其他部分。 2、關于鏡中自我的概念 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通過感知他人對我們的反映和評價,從而建立起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 3、關于首屬小組的概念 指那些親密的、面對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動和合作的小組。這些小組包括家庭、鄰里以及兒童游戲伙伴。 |
對小組工作啟示 | 1、小組是微型的社會縮影,通過互動而存在和發展的有機體 2、小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互動和真實的回饋,幫助組員在小組中感知他人對自己反映和平臺,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 3、在小組工作中,尤其是治療性小組,通過探討個人的首屬小組對個人影響,幫助組員獲得更深入的自我覺察。 |
三、小結
1、符號互動論
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它強調社會是一種動態實體,是經由持續的溝通、互動過程形成的,主張在與他人處于互動關系的個體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類群體生活。
2、鏡中自我理論
人對自我的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