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 |
主要觀點 | 1、關于學習與模仿 學習者不是通過直接的刺激—反應模式來學習的,只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即可學習和獲得這個新的行為和反應方式。 (1)適應性模仿:指人為了積極地達到目的而觀察學習別人的行為; (2)選擇性模仿:指人們經過思考有選擇地選取模仿行為。 2、關于替代強化 人們通過觀察別人的某種行為受到贊賞或懲罰就可以得到強化,這種強化被稱為替代強化。 3、關于認知的重要性 學習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人的認知能力的發揮,在觀察行為的同時,積極吸收、整理,再把信息儲存在記憶匯總,以備對行為進行模仿。 4、關于交互決定論 人及其環境互相成為成為各自的決定因素,人的行為可以被解釋為認知、行為和環境等諸多決定因素之間連續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
對小組工作的啟示 | 1、小組是一個學習的場域 組員通過觀察和模仿會學習和習得一些行為,有正面和負面的行為,小組工作者通過獎勵和懲罰,使得組員習得良好行為。 2、小組組員之間分享經歷、經驗的材料,可以為每個組員提供學習的榜樣或經驗,充分發揮替代強化的作用。 |
適用小組 | 1、教育小組 教育小組的宗旨在于,通過幫助小組組員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或補充相關知識之不足,增進小組組員適應社會生活的知識和技能。 2、成長小組 成長小組旨在幫助組員了解、認識和探索自己,從而最大限度啟動和運用自己內外在資源,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
二、小結
社會學習理論是小組工作較為常用的理論之一,其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主要探究的是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在行為主義的理論上,更加強調社會外部的力量對行為的影響。在小組工作中,組員之間相互的行為都能對彼此產生影響,而小組工作者則需要做好引導,對正面行為進行表揚和鼓勵,對負面、消極的行為進行懲罰和批評。因此,對于小組工作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