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結構化問答是進入面試考場后的首個考試環節。結構化這個頭開得好不好,勢必會對下面的試講與答辯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結構化也是教師資格面試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很多考生認為結構化就是與考官快速的你問我答環節,實則不然。教師資格面試結構化的主要題型分為六大板塊,每一個板塊都有它的技巧與方法。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來分析教師資格面試結構化的人際溝通類題型。
結構化面試流程:考官從規定題庫中隨機抽取2道題目,考生依據考官提問進行回答,時長5分鐘。
考察目的:設置一個人際溝通的情景障礙或者潛在的障礙,讓考生應對,例如誤解、沖突或矛盾,要求考生“身臨其境”的對其中涉及的復雜人際關系進行處理,協調各種利益,解決情境中的人際交往障礙。
如何識別這類題型:
1、提問方式上,常常會創設一個存在障礙的情景,再拋出問題,問“你怎么辦?”
2、命題內容上,人際溝通類問題的矛盾核心在“人際”上,通常表現為主體之間的“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等。甚至還會有“猜疑”“告狀”等更為激烈的矛盾出現。然而無論矛盾表現形式和程度如何,出現人際矛盾的核心原因都是缺乏足夠的理解和溝通。
解題思路:
1、首先,一般情況下,人際溝通題目中都會給出一個有矛盾的情境中,而考生首先要把自己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中,表明自己有信心解決這樣棘手的問題。
2、其次,分析原因,矛盾情景的出現一定是有一些原因造成,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先準確分析出問題出現的原因,使得解決方法更有針對性。
在分析原因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從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問題的出現我們要先從自己入手,找到自己的原因;第二,找雙方之間的原因,可能是雙方之間缺乏溝通、認識問題的角度不同等等;第三,也可以適當從對方身上找原因,但切記不要主觀臆測對方的心思和對方的缺點。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分析自身的原因,體現出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并且切記找到的原因不要脫離題干。
3、再次,化解矛盾,根據不同的主體、不同的原因提出解決的對策,這一部分也是答題的主體部分。為了使化解對策的表述更準確,可以遵循一下幾個原則:正確的角色定位、有團結協作意識、主動溝通。
4、最后,避免矛盾,此部分為答題的結尾部分,不需要過多的贅述,只需要表述出自己的心態和決心即可,切記過多重復。
例題一:
幼兒喜歡科學區,不喜歡閱讀,作為老師,你如何引導?
答題:
(置身情境,分析原因)幼兒出現了興趣偏好,只喜歡科學區,不喜歡閱讀區,需要教師合理有效地進行引導。幼兒喜歡科學區不喜歡閱讀可以有以下原因:
第一,不喜歡閱讀區的活動性質??茖W區可以動手操作,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的機會,而閱讀區無法實際操作,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第二,教師創設環境方面。游戲環境的創設以及材料的投放??赡芙處熢趧撛O環境時在科學區投放的材料豐富,而閱讀區的材料投放過于枯燥和單調,沒有引起幼兒的興趣。
第三,幼兒興趣本身。幼兒本身具有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喜歡以動手為主,所以他們更喜歡具有探索性的科學區。
(化解矛盾,避免矛盾)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解決:
第一,根據幼兒興趣偏好的原因來進行有針對性地調整與引導。假若幼兒是因為材料不豐富而不喜歡閱讀區,我會提供相應豐富的以圖為主的繪本來增進幼兒對閱讀區的興趣;假若幼兒只是更喜歡科學區,我會進行組織閱讀與科學相結合的活動。
第二,多進行有意引導。在平時的工作中多組織幼兒進入閱讀區,感受閱讀的樂趣,比如舉行“閱讀分享會”,通過自身的閱讀經驗分享來提高幼兒對于閱讀的興趣。
第三,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實現家園共育。幼兒不喜歡閱讀可能跟家庭教育也有關系,可以與家長溝通,希望他們在家可以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注重自身的榜樣作用,營造閱讀的良好氛圍。
例題二:
部分家長讓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你怎么看?
答題:
(置身情境,分析原因)家長的這種想法折射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從情感角度講,家長想讓幼兒提前掌握小學課本知識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是,從教育科學性角度看,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生長規律,揠苗助長,反倒會適得其反。
產生這一問題最根本原因是目前應試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目標功利化。日益激烈的學習競爭環境也造成了家長的教育功利心偏重,并由此產生了功利化的幼兒培養觀。這種不顧幼兒身心健康,片面追求課本知識的教育觀念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百害而無一利。一方面,幼兒時期屬于特殊的生長時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長時間的緊張學習容易讓幼兒產生厭學、畏懼、自卑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差異性很大。幼兒教育側重能力和智力的培養,不是字數和算數的提升。
(化解矛盾,避免矛盾)轉變這種觀念,需要國家、教師、家長三方合作:
第一,國家要努力扭轉教育環境,轉變教育制度,讓孩子從“應試”的藩籬中解放出來。我們應該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從體制上杜絕以分數論成敗的功利觀。
第二,幼兒園教師要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教師應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理念,以提升幼兒綜合素質為主要目標,遵循幼兒自身成長發展規律,在學前教育階段應主要以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
第三,家長應轉變教育培養觀念。明確幼兒的智力標準和能力標準的設定,真正了解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出色的孩子,而不是只會單一的看分數。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