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教師向學生敘述事實材料或描繪所講對象的講授方式稱為_____。
A.講解 B.講讀 C.講述 D.講演
14.李小林私拿水果攤上的一只蘋果,經同學揭舉,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老師問道:“李小林,你私拿別人的東西,這已經是第幾次了?”李小林低著頭回答:“第五次了”。“你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曉得不對,就是、就是有時忍不住。”教師應從____入手幫助李小林改正毛病?
A.側重調整情感的方法 B.側重訓練行為的方法 C.側重改變認知的方法 D.前三種方法相結合
15.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進行教學;那就是說,應該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等。”烏申斯基進一步指出:“一般說來,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邏輯不是別的東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現象的聯系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運用___原則。
A.循序漸進 B.因材施教 C.直觀性 D.鞏固性
16.《學記》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相觀而善”,相互切磋。這就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______的方法。
A.談話法 B.討論法 C.參觀法 D.練習法
17.有位低年級教師,在教《謎語》這一課時,首先復習了一組過去學過的詞:“躍進”、“斗志昂”等,原因是新課文中有“笑迎”這一新詞。而“躍進”的“躍”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組成了“迎”。復習了這些詞后,學生再學習新詞“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這位教師運用了教學的____________原則。
A.啟發性 B.系統性 C.鞏固性 D.量力性
18.在多種的教學組織形式中,____的形式自夸美紐斯確立后,幾個世紀來一直為各國采用。
A.小組教學 B.道爾頓制 C.個別教學 D.課堂教學
19.________原則是一條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教學原則,它要求教師應認真了解和研究一個一個的具體學生。
A.啟發性 B.系統性 C.鞏固性 D.因材施教
20.特級教師斯霞老師教“筆”這個生字時,她拿起筆問學生筆桿是什么做的,學生說是竹子做的。(斯霞老師在黑板上寫個“竹”字)又問筆頭是什么做的,學生說是毛做的(她又寫了個“毛”字)。然后告訴學生說:“竹頭下面加個毛字,合起來就是‘筆’字。但是‘竹’字作為竹字頭,筆劃有了變化,因為要讓出地方來寫下面的‘毛’字,所以‘筆’字是這樣寫的。接著教師又問,除了毛筆,你們還見過什么筆?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鉛筆、蠟筆、鋼筆、圓珠筆……教師又舉起手中的粉筆,學生又說還有粉筆。
請指出斯霞老師在教“筆”這個生字時主要貫徹了___教學原則?
A.啟發性 B.系統性 C.鞏固性 D.因材施教
21.特級教師斯霞老師教“筆”這個生字時,她拿起筆問學生筆桿是什么做的,學生說是竹子做的。(斯霞老師在黑板上寫個“竹”字)又問筆頭是什么做的,學生說是毛做的(她又寫了個“毛”字)。然后告訴學生說:“竹頭下面加個毛字,合起來就是‘筆’字。但是‘竹’字作為竹字頭,筆劃有了變化,因為要讓出地方來寫下面的‘毛’字,所以‘筆’字是這樣寫的。接著教師又問,除了毛筆,你們還見過什么筆?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鉛筆、蠟筆、鋼筆、圓珠筆……教師又舉起手中的粉筆,學生又說還有粉筆。
請指出斯霞老師在教“筆”這個生字時主要運用了___教學方法。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討論法 D.練習法
22.有位教師在教《小小的船》這一課時,一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老師,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藍的呢?”這位教師很不滿意地說:“你懂什么,聽老師說就行了,不要在課堂隨便打岔,你呀,經常如此,這是不禮貌的,今后不能這樣。”這位學生聽后心理鼓著氣坐下了。
請分析這位教師在處理這一事件違背了___教學原則。
A.啟發性 B.系統性 C.鞏固性 D.因材施教
23.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學習化社會對每個成員的社會適應能力的現實要求,______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A.課堂教學 B.課外活動 C.社會活動 D.游戲活動
24.相對而言,既能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能輕松地讓學生愉快地學習的課外活動內容是_____。
A.文體活動 B.游戲活動 C.社會活動 D.科技活動
25.與學生一起_____是班主任創建班集體的首要工作。
A.制定班級目標 B.建立班委會
C.組織開展班級活動 D.培養正確輿論和良好班風
26.減少學生心理障礙問題發生的可能性的治本之策是____。
A.缺陷矯正 B.早期干預 C.問題預防 D.發展指導
27.計算機等級考試、英語等級考試都屬于_____測驗。
A.診斷性測驗 B.安置性測驗
C.掌柜參照性測驗 D.標準參照性測驗
28.如果學生全部都通過一份試卷,這份試卷的難度則為____。
A.0 B.1 C.100 D.60
29.對一份試卷評價說“太偏了”或“太易了”等。這主要是針對試卷___說的。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