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6、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是違法的。( )
27、教師發展自己,提高專業文化水平是教師教育權的體現。( )
28、洛克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圍繞學生的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 )
29、小學課程應突出體現社會發展要求、兒童自身身心發展要求與兒童身心現有發展水平,以及符合教師的水平、學校的設備完善程度等客觀條件。( )
30、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無計劃的、沒有系統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
31、一節課成敗的基本標準時看教學方法是否得當。( )
32、教學大綱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
33、社會、知識和兒童是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因素。 ( )
34、課外活動是指學校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 )
35、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校”。( )
36、教師勞動是個體和集體勞動的結合。( )
37、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講授,最早開始于盧梭,他于1776年在德國的哥尼堡大學的哲學講座中講授教育學。( )
38、教學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動,在整個學校教育系統中居于中心地位。( )
39、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過程。( )
40、小學德育具有基礎型和奠基性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