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威與赫爾巴持相反觀點,強調兒童中心、經(jīng)驗中心和活動中心。 ( )
2.學校教育是指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活動。 ( )
3.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的顯著特點是教會幾乎壟斷了學校教育。 ( )
4.《大學》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綱領是“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 ( )
5.教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而教育學上所談的教育主要指狹義的教育。 ( )
6.教育以創(chuàng)造社會物資財富為直接目的,為經(jīng)濟服務是其本質的體現(xiàn)。 ( )
7.參與式學習是指讓學生有機會探討關于環(huán)境問題的看法,鼓勵他們提出不同觀點的一種學習方式。 ( )
8.政治與教育之間并不是只有單向的決定作用,他們之間是彼此制約的。 ( )
9.1992年世界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標志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的真正形成。 ( )
10.現(xiàn)代社會中,教育是使科學技術轉化為勞動者精神財富的手段。 ( )
11.絕對的自由會導致自由的終結,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敵人,這一命題同樣適用
于教育活動。 ( )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個性是智慧的開端。 ( )
13.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論典型的錯誤是抽象地談論“社會”。 ( )
14.拋錨式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教學策略。 ( )
15.是否把提升個人做人的價值與尊嚴看作教育的目的,這是現(xiàn)代教育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育
的一個根本標志。 ( )
16.來自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資料表明,教學效果同教師的智力有顯著的相關。 ( )
17.教育教學權是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地位相適應的基本權利。 ( )
18.《教育法》規(guī)定,教師享有參加進修或者以其他方式培訓的權利。 ( )
19.教育工作是一項極復雜,極艱難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論、方法和規(guī)律。 ( )
20.教師義務是指法律對教師從事教育活動的一定行為的約束。 ( )
四、情景題(每道情景題后有4個問題,在每個問題給出的備選答案中,有至少一個或若干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情景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一)
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進行教學;這就是說,應該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等。”烏申斯基進一步指出:“一般說來,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邏輯不是別的東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
1.案例說明了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什么教學原則?( )
A.因材施教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鞏固性原則
2.“標本”屬于( )教具。
A.實物
B.模象
C.語言
D.言語
3.在教育教學中,貫徹該原則要( )。
A.正確選擇教具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B.重視與講解相結合
C.重視發(fā)揚教學民主
D.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4.要想有效的運用該原則,在教育教學中要遵循感知的( )。
A.差異律
B.強度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二)
有三位分別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老師教學生畫蘋果。
中國老師走進教室說:“同學們,上一節(jié)美術課,我們學習了畫水杯,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畫蘋果。大家先觀察我是怎樣畫的。注意,先畫一個正方形,注意,這個正方形要畫的輕一些,因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師畫完了。現(xiàn)在請大家拿出美術本開始畫,注意我是怎樣畫成的。”——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
日本老師手拿著一個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但這個蘋果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而且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學習畫蘋果。”然后,將蘋果放在講臺上,“現(xiàn)在,大家可以畫蘋果了。”——蘋果還在,學生有了觀察的對象,第一次畫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畫得就有些像蘋果了。
美國老師提著一籃子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上來拿一個。”同學們各自拿了一個蘋果,老師接著說:“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玩一玩。這些蘋果老師都洗干凈了,如果喜歡,還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時間過去了,許多同學已經(jīng)吃掉了蘋果。這時,老師開始布置任務:“同學們,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畫蘋果,現(xiàn)在請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上蘋果。”一——蘋果已經(jīng)吃掉了,學生第一次畫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畫得才有點像蘋果。
1.結合案例,比較中國、日本、美國的教學方式,哪種方式能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
A.中國
B.日本
C.美國
D.不知道
2.現(xiàn)代教學觀倡導( )。
A.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的過程
B.教學過程是課程生成的過程
C.教學應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
D.教學應強調機械訓練
3.案例中,美國老師等學生吃掉蘋果以后,才讓學生畫蘋果。那么在畫蘋果的過程中,學生運用最多的是( )。
A.再造想象
B.思維
C.感覺
D.知覺
4.美術課屬于( )課程。
A.分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學校課程
D.地方課程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機考測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