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
1.答: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1)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制約作用(0 5分)
①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確立。(0.5分)
②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0 5分)
③文化影響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0.5分)
④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0.5分)
(2)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0.5分)
①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0.5分)
②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0.5分)
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0.5分)
④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0.5分)
2.答:實施素質教育必須:
(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2分)
①要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第一,整個世界的發展形勢,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國際競爭日益激烈,需要高素質的人才;第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改革的探索與追求說明素質教育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②樹立素質教育觀念。要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人才觀、教育質量觀和師生觀。
第一.人才觀是對人才基本問題所持觀點的總稱,現代人才觀體現是“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第二,教育質量觀是對教育質量的基本認識,對教育實踐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學生發展的質量是教育質量的核心;第三,素質教育倡導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確立教師的實踐主體地位和學生的發展地位。
(2)建立素質教育的保障機制(2分)
①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樹立素質教育的人才觀、價值觀,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管理,簡政放權,加強指導。
②加大教育督導力度。教育督導是一種教育行政監控職能活動,是由教育督導機構對下級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及下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的活動。為了保證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加大教育督導的力度。
③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教育評價具有導向、鑒定、調控和激勵的作用,是保證素質教育活動沿著既定目標高效運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評價觀,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指標體系。
④加強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溝通和銜接。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溝通和銜接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多種選擇和多次選擇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特長的發揮。
(3)建立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1分)
①改革內部管理機制。
②提高校長和教師的素質。
③完善課程體系,優化教學過程。
3.答:(1)教師的權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3分)
①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②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③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德和學業成績。
④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⑤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⑥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2)教師的義務是指教師依法應盡的責任。(2分)
①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②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③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困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④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⑤制止有害于學生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4.答:理解和執行課程標準應該:
(1)認真研究和把握課程標準。(1分)
(2)全面系統地理解課程標準。(1分)
(3)嚴格執行課程標準。(1分)
(4)以課程標準作為自己檢查教學質量的依據。(2分)
五、論述題
1.答:全面發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各育既具有相對獨立性,又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依存于一個有機整體之中。(.5分)
(1)五育的相對獨立性
五育的相對獨立性表現在各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內涵、任務、內容和方法。(4分)
(2)五育之間的聯系
①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的聯系表現在: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分)
②德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靈魂與統帥作用,智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前提和支持作用,體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基礎作用,美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動力作用,勞動技術教育可以綜合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的作用。(3分)
2.答:教育行動研究是一種新興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1)教育行動研究的含義
教育行動研究,亦稱教師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在現實教育教學情境中自主進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強調研究與活動一體化,使教師從工作過程中學習、思考、嘗試和解決問題。(3分)
(2)教育行動研究的類型
教育行動研究根據時間性,可以分為前攝性行動研究和應答性行動研究。(2分)根據行動研究的組織形式,教育行動研究可分為:獨立型研究、小組合作型行動研究和組織合作型行動研究。(2分)
(3)教育行動研究的實施
教育行動研究的實施步驟:①確定研究課題;②擬定研究計劃;③實施行動研究;④進行總結評價。(4分)
(4)教育行動研究的優點與局限
優點:教育行動研究簡便易行,參與性強,并緊緊圍繞著學校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和行動,使教育實踐與科學研究處于報考結合與反饋中。(2分)
局限:不太適用于大規模、大范圍的研究;實際研究中不可能嚴密控制條件,其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不夠。(2分)(三種新興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任選一種即可)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