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名詞解釋:
1.心理發展(P10)
2.年齡特征是指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在個體發展的各個不同年齡階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心理特征。
3.社會性是指個體在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學習到的如何依據社會規范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尊紀守規等方面的態度、觀念和行為。
4.性別化即理解和接受性別,并產生社會認可的適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動機、價值、行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過程。
5.關鍵期是指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和教育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
6.最近發展區即個體現有的發展水平與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
7.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感知過程。
8.感覺是人腦對環境中事物的個別性質的反映。
9.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對事物的整體反映。
10.記憶是過去經驗在頭腦中的保持和重現。
11.想象是指人腦對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12.個性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區別于他人的穩定、獨特、整體的心理和行為模式。
13.性格是由人對現實的態度和他的行為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
14.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和相應的行為反應。
15.思維是對事物概括的、間接的反映。
16.遺傳素質是指那些與生俱來的有機體的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17.動作思維也稱直覺行動思維,其特點是思維伴隨著動作或行動來進行,行動停止,則思維也隨之停止。
18.具體形象思維既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來思維。
19.抽象思維指依靠語言或文字、數字或符號所代表的觀念去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填空題:
1.保持、重現 2 遺傳和生理成熟、環境
3.能力、氣質、性格、自我意識 4.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控制
5.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思維
6.從上到下法則、從中心到邊緣法則
三、選擇題:
1.A 2.B 3.C 4.D 5.C 6.C
四、簡答題(略)
五、綜合分析題(略)
相關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