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1.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夸美紐斯的《__________》。
22.學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它有四種基本成分,即認知成分、情感成分、__________成分和理想成分。
23.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不僅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還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__________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
24.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主要是通過發(fā)揮教育目的的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__________作用得以實現的。
25.《__________》規(guī)定:“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26.“君子之教,喻也”,反映的教學原則是__________原則。
27.__________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guī)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
28.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示范性實驗或采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叫__________法。
29.學校課程通常以__________或特色課的形式出現。
30.班主任了解學生和研究學生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解和研究學生個人、了解和研究學生__________以及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
三、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1.當代教育中,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
32.在教材的編排上,要做到知識的內在邏輯與教學法要求的統(tǒng)一。( )
33.在實際評價中,定性評價的作用大于定量評價的作用。( )
34.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是知識授受的關系。( )
35.在每個單元結束時進行的評價是總結性評價。( )
36.班集體的形成是自然發(fā)展的產物。( )
37.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態(tài)度與能力。( )
38.德育的過程具有唯一性。( )
39.充分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論語》。( )
40.以學習為主要任務是學生學習的一個特點。( )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影響學生文化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42.課程表的安排應遵循哪些原則?
43.簡述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yōu)缺點。
44.簡述班集體的基本特征。
五、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試述鞏固性原則的含義和貫徹該原則的要求。
46.閱讀下文后,請用所學的教育學原理,并結合實際,論述科學技術與教育之間的辯證關系。
科學是活躍的、革命性的,進人現代社會以后,科學已成為第一生產力,成為整個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科技的發(fā)展不斷地對社會的傳統(tǒng)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沖擊著社會的習慣領域,又促成其革新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