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2.B3.A4.B5.D6.A7.A8.D9.B10.A11.D12.C
13.D14.D15.A16.B17.B18.C19.C20.A
二、填空題
21.蔡元培22.等級性23.年齡24.電腦25.家長會26.教育機智27.開除學籍
28.導向功能29.間接性30.學校文化
三、判斷題
31.×32.√33.×34.×35.√36.√37.×38.×39.√40.×
四、簡答題
41.【答案要點】
教育多元化具體表現為培養目標的多元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等。
42.【答案要點】
(1)教學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2)教育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43.【答案要點】
傳統的學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級制教育,網絡教育卻是“平等的”開放式教育;傳統學校教育的優劣標準所依據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篩選制度”,而網絡教育所依據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興趣選擇”;傳統學校教育是較嚴格意義上的“年齡段教育”,而網絡教育是“跨年齡段教育”,或者是“無年齡段教育”;傳統學校教育存在著時空限制,而網絡教育是跨時空的教育。
44.【答案要點】
一是認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價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45.【答案要點】
(1)內發論。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
(2)外鑠論。外鑠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
(3)多因素相互作用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如先于遺傳的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與外部環境(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發展的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五、論述題
46.【答案要點】
(1)知識與能力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不能截然分開。(2)能力是獲取知識的必要條件。(3)知識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礎。(4)知識與能力各自具有獨立性,分屬于不同范疇。(5)在教育實踐中要處理好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這一基本關系。
最新試題:
在線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