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要點】
(1)《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改)》提出,教師應具有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
(2)材料中的“范跑跑”明顯違背了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的職業道德要求。在危難之時,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如何疏散學生和如何營救學生,而不是逃跑。
2.【答案要點】
(1)李某的行為符合《教師法》第七條規定,教師有權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李某如實反映了學校存在的問題是依法行使其權利。
(2)根據《教育法》第29條,學校有維護教師合法權益的義務。《教師法》第36條這樣規定:“對依法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教師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行政處分。國家工作人員對教師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1)①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
②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證整個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③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實現各種教育問的互補作用。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
(2)學校與家庭聯系的基本內容和方式:
①互相訪問。
②通訊聯系。
③召開家長會。
④在學校中組織家長委員會。
⑤舉辦家長學校。
(3)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聯系的內容和方式:
①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校外教育組織,使學校與學生主要居住區之間形成穩定的聯系。
②學校系統與宣傳部門建立聯系,共同開展一些對學生有益的活動。
③學校與社會公共文化機構建立和保持經常性的聯系。
④學校與社會專門性的社會教育機構建立穩定的聯系。
⑤學校有選擇地與有關工礦、企業、村鎮、部隊等建立聯系。
(4)一般來說,在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協同和配合中,學校應起主導作用。
2.【答案要點】
(1)必須提出明確而具體的目的、任務;
(2)在觀察前要做好有關知識的充分準備,并訂出周密的計劃;
(3)有計劃有系統地訓練學生的觀察技能和方法;
(4)啟發學生觀察的主動性,養成勤于觀察的好習慣;
(5)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參加多種實踐活動;
(6)指導學生做好觀察的記錄,對觀察的結果進行整理和總結。
歷年真題:河南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