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學生中心”
B.“教師中心”
C.“德育中心”
D.“集體中心”
22、個體身心發展具有兩個高速發展時期,即新生兒時期與青春期,在這兩個時期,人的身心發展出現飛躍,這表明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23、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的是( )。
A.科學知識
B.信息技術
C.文化發展
D.政治體制
24、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須是內在教育,或通過教育過程去實現的目的”,并且教育無“過程之外”的目的。這一觀點屬于( )。
A.神學的教育目的論
B.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
C.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
D.教育無目的論
25、德育目標確定了培養人的總體規格和要求,但必須落實到( )。
A.德育內容上
B.德育規律上
C.德育原則上
D.德育方法上
26、在現代教育科學體系中,教育學是( )。
A.應用學科
B.新興學科
C.基礎學科
D.邊緣學科
27、教學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 )。
A.根本目的
B.主要任務
C.基本任務
D.輔助目的
28、( )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A.政治經濟制度
B.科學技術
C.生產力
D.文化發展
29、德育過程中各種不同質的要素的組合方式是德育過程的( )。
A.內容
B.結構
C.層次
D.方法
30、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試圖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教育問題的是( )。
A.楊賢江
B.蔡元培
C.李大釗
D.王道俊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