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英國
B.美國
C.蘇聯
D.中國
17.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以通過精神力量、意志、情緒狀態對整個機體起到調節作用,幫助人戰勝疾病和殘缺,使身。LI,依然得到發展。這表明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18.“性善論”所反映的觀點是(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作用論
D.教育萬能論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育必須做到“兩個全面”,即( )。
A.全面普及義務教育,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
B.全面進行教育改革,全面發展職業教育
C.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D.全面發展,面向全體
20.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現了教師的( )素養。
A.教育理論
B.職業道德
C.文化科學
D.教學基本功
21.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的課程是(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研究型課程
D.技能型課程
22.教師提出問題和一定材料,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動,最后得出學習結果的方法是( )。
A.探究——研討法
B.發現學習
C.暗示教學法
D.范例教學法
23.比班級上課更切合學生個人的水平和特點的教學形式是( )。
A.現場教學
B.復式教學
C.分組教學
D.班級授課
24.馬克思主義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是( )。
A.城市與農村相結合
B.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
C.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D.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
25.班級人際關系形成和發展的手段是( )。
A.交往
B.學習
C.課堂
D.課外活動
26.教育目標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總體規格要求是( )。
A.德育意義
B.德育目標
C.德育內容
D.德育規律
27.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試圖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教育問題的是( )。
A.楊賢江
B.蔡元培
C.李大釗
D.王道俊
28.學校文化的縮影是( )。
A.班級文化
B.領導文化
C.活動文化
D.校園文化
29.社會關系影響人發展的( )。
A.性質和方向
B.方向和范圍
C.范圍和性質
D.程度和速度
30.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在20世紀末中國教育界的具體實踐典型是( )。
A.教育實驗的熱潮
B.教育改革的實踐
C.素質教育運動
D.教育的國際化走勢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機考測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