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是( )。
A.哲學觀念
B.人性假設
C.理想人格
D.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
2、教育者要在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這是因為人的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3、把課程分為必修課與選修課的依據是( )。
A.課程任務
B.課程制定者
C.課程設置的要求
D.課程管理層次
4、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反映了對人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是( )。
A.環境
B.遺傳
C.教育
D.主觀努力
5、課的類型是指根據( )劃分課的種類。
A.教學規律
B.教學內容
C.教學原則
D.教學任務
6、我國嘗試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始于20世紀( )。
A.50年代以后
B.60年代以后
C.70年代以后
D.80年代以后
7、教師職業是促進個體( )的職業。
A.自然化
B.現實化
C.社會化
D.自由化
8、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引導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 )。
A.人格平等
B.主導地位
C.自主發展
D.自由發展
9、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開展以班級( )為核心的常規管理。
A.教育目的
B.培養目標
C.規章制度
D.教學規則
10、學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關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結為一個群體而表現出來的。因此具有( )。
A.正式性
B.特殊性
C.非正式性
D.情感性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