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30分)
1.“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讓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發揮教育影響”。這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鍛煉法
D.陶冶法
2.能改變教育者觀念的因素是( )。
A.政治經濟制度
B.科學技術
C.生產力
D.文化
3.“教育對人的肉體和精神都要關心,但主要關心的應當是靈魂,教育應當建立在精神本質占優勢的基礎上”,這一觀點是( )教育目的論。
A.神學的
B.科學本位
C.社會本位
D.個人本位
4.學校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政治課和其他學科教學
B.勞動
C.共青團活動
D.班主任工作
5.教師職業開始出現于( )。
A.原始社會末期
B.奴隸社會初期
C.封建社會初期
D.資本主義社會初期
6.德育過程中各種不同質的要素的組合方式是德育過程的( )。
A.內容
B.結構
C.層次
D.方法
7.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是( )。
A.鍛煉法
B.陶冶法
C.榜樣法
D.說服法
8.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開展以班級( )為核心的常規管理。
A.教育目的
B.培養目標
C.規章制度
D.教學規則
9.蘇格拉底“產婆術”的教學原則與下列( )教學原則相一致。
A.學不躐等
B.長善救失
C.學而時習之
D.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10.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
A.階段|生
B.順序性
C.不平衡陛
D.差異性
11.課程論研究的是( )的問題。
A.為誰教
B.怎樣教
C.教什么
D.教給誰
12.課程目的為個體發展和幸福服務,課程實施尊重兒童,這是( )課程觀的觀點。
A.人文主義
B.科學主義
C.知識本位
D.能力本位
13.班級授課制的首行時代是( )。
A.15世紀末的歐洲
B.16世紀的歐洲
C.15世紀末的中國
D.16世紀的中國
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 )。
A.了解和研究學生
B.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C.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D.統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15.教學的根本目的是( )。
A.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B.使學生形成和發展智力、能力和體力
C.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品德和個性心理品質
D.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試題推薦:
考試,沒一點把握怎么辦?跟著老師,用3天時間,輕松把握考試重點,一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