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受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所以教育只能完全依附于政治經濟制度。()
2.一節課既有檢查復習,又有新知識的講授,還有練鞏固,從課的類型上分這是一節綜合課。()
3.考試時為照顧部分落后學生,應盡可能降低試題難度和分量。()
4.教育目的是一種理想,因此,從不同的哲學觀點出發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觀意志的產物。()
5.身心發展的關鍵期表明人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6.教育目的只對受教育者具有目標導向作用。()
7.教學方法是教師上課的方法,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
8.教育先行,就意味著教育可以超越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速度。()
9.一個班的學生群體就是班集體。()
10.教師職業是普通職業。()
11.培養目標與課程目標的關系是:課程目標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
12.教學就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
13.教師的專業性就是指精通所教學科。()
14.拓展型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
15.學生因違反課堂紀律,教師可以打罵或罰站。()
16.西周以后我國的學校教育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騎士七技教育。()教育可以超越生產力的發展和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而引起社會變革。()
18.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因此要注意寬嚴相濟、張弛適度。()
19.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20.最早在大學里講授教育學的學者是杜威。()
四、情景題(每道情景題后有4個問題,在每個問題給出的備選答案中,有至少一個或若干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情景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一)
曹某是某學校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一天下午,家長接到孩子打來的電話,叫家長馬上到學校去一趟。家長來到學校后,班主任劉老師告知家長:班里進行了一次投票,曹某和另外一名學生被同學選為最差的學生;讓家長來,就是想叫家長趕緊想辦法把曹某轉走。事后,曹某留下一封信后離校出走了。
1.材料中,劉老師采用投票的方法區分好差生,這種做法你是否贊成?( )
A.贊成
B.不贊成
C.無所謂
D.不知道
2.下列有關劉老師的做法敘述錯誤的是( )。
A.體現了班級管理的民主性原則
B.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C.違反了《教育法》的相關規定
D.體現了家庭和學校相互協調的原則
3.對于像曹某這樣的學生,班主任應該怎樣進行教育?( )
A.充分了解學生的自身情況
B.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C.進行賞識教育
D.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批評教育
4.根據《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班主任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B.班主任應營造民主和諧、團結互助、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
C.班主任工作應體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
D.班主任有權批評教育學生,對于情形惡劣的可以勸退
(二)
沈陽市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李某,只因為按照規定減輕學生的負擔,放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卻使班級的綜合成績下降到年級組的倒數第二名,成為差班之一。壓力之下,在寒假之前的家長會上,這位教師哭著向家長們鞠躬道歉,并表示今后將加大作業量。
1.材料中反映了我國學校教育中存在的什么問題?( )
A.學校教育評價方式單一,只以“分數”論英雄
B.班級管理不注重學生的民主參與
C.不能結合學生實際進行道德教育
D.教育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2.我國學生學業負擔重,最主要體現在哪個方面?( )
A.學生作業多
B.學生實踐能力鍛煉多
C.參加各種培訓班
D.片面追求升學率
3.我國為什么要推進素質教育?( )
A.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B.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C.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D.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4.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做?( )
A.改進學校教育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發展性評價
B.降低對學生學業的基本要求
C.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行有效教學
D.減掉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學業負擔
試題推薦:
考試,沒一點把握怎么辦?跟著老師,用3天時間,輕松把握考試重點,一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