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 2.B 3.C 4.B 5.B 6.C 7.B 8.B 9.B
10.C 11.B 12.C 13.C 14.A 15.A
1.[解析] 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也是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問題作為一個學術問題提出來的。它是以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為指導。
2.[解析]在《大教學論》中,夸美紐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提出了系統的教育目的淪、方法論、教育原則體系、課程與教學論、德育論以及一些學科教育思想。
3.[解析]從作用的對象看,教育功能可分為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從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為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從作用的呈現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為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因此,本題答案選C。
7.[解析] 現代教育制度的發展方向是終身教育制度,這在發達國家體現得尤為明顯。A、C、D項均為現代教育制度的組成部分。
8.[解析]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1993年2月13日印發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確定了20世紀末教育發展的總目標: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_量;要建設好一批重點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簡稱為“兩基”、“兩全”、“兩重”。
10.[解析]創造性是指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可以超越教師的認識,超越時代的認識與實踐局限,科學地提出不同的觀點、看法,并創造具有成效的學習方法。創造性是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形式。
13.[解析]《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系統地論述教育教學思想的專著。它以極其精練的語言對教學的作用與目的、制度與組織形式、內容與方法,以及師生關系等都進行了簡明扼要的表述。
15.[解析]對認知學習的評價一一般可以采用測驗、行動觀察、實驗、評定等方法,其中測驗是使用最多、最經常和最便利的方法。
二、多項選擇題
16.ABE 17.ABCE 18.ABCDE 19.ABD 20.ADE
18.[解析] 實現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途徑主要有:師范教育、新教師的入職輔導、在職培訓、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自我教育。故答案為ABCDE。
20.[解析] 針對傳統教育使學校教育同兒童現實生活經驗相割裂的問題,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針對學校與生活隔離的問題.杜威提出“學校即社會”。強調學校應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使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相互連接、相互影響。針對傳統教育慣用的兒童“靜聽”的學習方式,杜威提出“從做中學”,主張教學從兒童的經驗和生活出發,讓兒童主動地從自身的活動中進行學習。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