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C
【解析】表情是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也是人們交往的一種手段。人的表情可以分為三類: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語調表情。
2.ABCDE
【解析】個體對壓力感不同的原因:(1)經驗:面對同一事件或情境時,經驗影響人們對壓力的感受。(2)準備狀態:對將面l臨的壓力事件是否有心理準備也會影響壓力感受。(3)認知:評估在增加壓力感和緩解壓力中有重要作用。(4)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對壓力的感受不同。(5)環境:與所處的工作單位或學校及家庭有直接關系。
3.ACE
【解析】效度是指測量的有效性,即一個測驗對它所要測量的特性準確測量的程度。心理學家一般將效度進一步分為內容效度、構想效度和預測效度。
4.BCD
【解析】人類感覺根據它獲取信息的來源不同,可以分為三類:遠距離感覺、近距離感覺和內部感覺。近距離感覺提供位于身體表面或接近身體的有關信息,包括味覺、嗅覺和皮膚覺。皮膚覺又可細分為觸覺、溫度覺和痛覺。
5.AE
【解析】想象主要處理圖形信息,或者說表象,而不是詞或者符號,因此具有形象性的特征。想象是對舊有的表象積極的再加工和再組合,因此具有新穎性的特征。
6.ABCE
【解析】思維就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7.ACD
【解析】根據有關的研究與實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劃分為三個等級:一般常態心理、輕度失調心理和嚴重病態心理。
8.ABC
【解析】一般能力又稱普通能力。指大多數活動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適用于廣泛的活動范圍,符合多種活動的要求,并保證人們比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識。
9.ABCD
【解析】陳述性記憶處理陳述性知識,即事實類信息,包括字詞、定義、人名、時間、事件、概念和觀念。怎樣騎車屬于程序性知識。
10.ABE
【解析】兒童動作發展遵循三條原則:(1)即從上到下原則:兒童最早發展的動作是頭部動作,其次是軀干部動作,最后是腳的動作。(2)由內到外原則:接近身體中心部分的肌肉和動作總是先發展。(3)由簡單到復雜原則。
試題推薦:
在線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