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要想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必需同時具備哪兩個條件?
答:要想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必需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學習者應該具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即積極主動地把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結構聯系起來的傾向性;
第二:學習材料對學習者應具備潛在的意義,即學習材料可以和學生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聯系。
2.簡述教學管理的弊端。
答:(1)對學生的言行要求過高;
(2)對學生的言行要求過低;
(3)讓學生娛樂或忙碌以取代學習;
(4)對懲罰的功效評價過高;
(5)缺乏處理問題行為的技巧。
3.簡述知識鞏固的途徑。
答:(1)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2)提倡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3)合理使用記憶方法:
(4)合理地組織復習。
4.防止怯場的具體做法有哪些?
答:(1)做好學習評定過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
(2)做好經常性的學習評定工作;
(3)鍛煉學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論述題
1.怎樣改進論文式的測驗?
答:(1)問題要明確;
(2)采用一些可用較短篇幅回答的問題,以求取樣適當;還可以用若干小問題代替一個大問題,學生可作明確地回答,教師也可做可靠的評分:
(3)事先擬好指導評分的規則和標準,其中包括可以接受的答案,并規定出這些答案的比重,這些規則和標準有利于增進評分的新度,并對影響評分客觀性的無關因素的控制起著指導的作用;
(4)不要因錯別字或語法有錯誤而扣分,除非考試是為測試這些方面而特別進行的;如果是關于某門學科的知識技能的考試,就應當以此為限。若是要測試語法、識字和寫字,那就要采用另外的測量工具;
(5)先要閱看幾份考卷,以便對考查的性質得到一個一般的觀念,并用來檢查與修改評分的規則和標準;
(6)在評定一份試卷時不要知道答卷者的姓名,同時盡可能在幾乎相等的條件下評卷定分,或采取兩三個教師合評的方式。
2.試析未來學校的師生關系。
答:未來學校,由于學生積極參加自學過程,由于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指令性和專斷性的師生關系將難以維持。教師的權威不再建立在學生的被動與無知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借助學生的積極參與以促進其充分發展的能力之上。教師不是百科全書或學生的資料庫。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應能幫助學生在自學的道路上迅速前進,教會學生怎樣對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導和顧問,而不是機械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
五、案例分析題
【解析】我認為案例中的兒童為前運算階段。
皮亞杰將人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①感知運動階段,特點是:反射;客體永恒性:
②前運算階段,特點是:思維集中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
③具體運算階段,特點是;剝開表面看實質;內隱實質;
④形式運算階段,特點是: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性,假設演繹推理。
案例中的兒童對樹、風、紙已有了認知,并且可以從紙來回扇動能產生風推理出樹動也能產生風,他忽略了其他產生風的實質,即他的思維只注意了具體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他們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不能進行抽象運算思維,此階段的兒童還不能發現事物的內隱本質,所以認為由看見樹在動簡單的推出了風是由樹動產生的錯誤觀點。
綜上所述,我認為案例中的兒童屬于前運算階段。
試題推薦:
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