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A解析:把個人學習與社會主義事業相聯系,為未來參加祖國建設做出貢獻而學習的動機屬于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2.C解析:兩種學習之間發生相互干擾、阻礙的遷移稱為負遷移
3.C解析:學習課文時分段、總結段意屬于精加工策略。
4.A解析:見教師素質的定義。
5.C解析:道德認識是道德品質的基礎。
6.C解析:根據柯爾伯格的觀點道德推理的最高階段是良心或原則取向階段。
7.A解析: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定性。
8.D解析:“教師中心論”的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
9.B解析:見程序性知識的定義。
10.B解析:見個體的成就動機包含的成分內容。
二、多項選擇題
1.CD 2.BCD 3.AB 4 BCD 5.ABC
6.ABC 7.ABCD 8.BCDE 9 ABCD 10.CD
三、概念解釋題
1.定勢:指心理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它影響解決問題時的傾向性。
2.動作技能:是指以肌肉骨骼的運動實現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的外顯動作方式。
3.實物直觀t即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
4.道德意志:是指一個人自覺地戰勝利己的道德動機,堅持排除內外障礙去完成預定的道德目的、任務,實現一定道德動機的活動。
5.組織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各種積極因素,控制或消除學生消極情緒行為的能力。
四、判斷改錯題
1.(√)
2.(√)
3.(√)
4.(×)改為: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學習的實質應當是操作性學習。改為:觀察學習
5.(×)改為: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學習行為朝向一定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內部心理狀態。
試題推薦:
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