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P2) 2.A(P 6) 3.B(P28)4.C(P63) 5.D(P97) 6.D(P25)7.A(P101)8.C(P711) 9.A(P167)10.C(P250) 11.A(P297) 12.B(P421)13.D(P492) 14.A(P494~495) 15.C(P516~517)16.C(P518) 17.A(P523) 18.D(P530~531)19.A(P533) 20.A(P408~409)
2.[解析]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并根據這些規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學與教。從這個定義出發,教育心理學應該是一門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的學科。教育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分支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作為指導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科又具有極為鮮明的實踐性與應用性,涉及自然與社會的許多規律。
3.[解析]皮亞杰的心理發展理論的核心是“發生認識論”。他認為發展的實質是個體與環境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個體心理的發展就是在主客體和內外因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通過主體不斷構建心理結構,從而在心理上產生量和質的變化。
5.[解析]格式塔完形學習理論在學習的過程、學習中產生的變化的實質以及變化的原因等方面提出了和桑代克的聯結學習理論相對立的見解,成為認知派學習理論的鼻祖。
6.[解析]在進化論思想的影響下,霍爾提出了心理發展的復演論,認為個體發展只不過是人類種族進化的復演過程。
10.[解析] 費茨和波斯納提出了動作技能形成的一般過程,包括三個階段,即認知階段、聯系形成階段和自動化階段,其中認知階段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初期。
12.[解析]計算機輔助教學是將程序教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與現代的電子計算機系統結合起來的一種個別化教學形式。它是學生通過與計算機系統相連的終端設備,與計算機系統一系列的教學程序相互作用,從計算機系統中的這些教學程序中獲得知識與技能。
13.[解析]D項的留級和跳級是適應智力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不是適應智力差異的教學形式。
14.[解析]資質優異兒童的類型分為六種,即智力型、學術型、創造型、領導型、藝術型、運動型。
17.[解析]題目中的四個選項都是教師威信形成過程中幾個極為重要的因素,而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質、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育和教學藝術是教師威信形成的基本條件。
18.[解析]教師教學監控能力主要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的事先計劃和安排;二是對自己實際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監察、評價和反饋;三是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調節、校正和有意識的自我控制。
19.[解析] 余國良等人的研究表明,隨著教學時間的增加,教師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有降低的趨勢;而個人效能感則隨著教齡的增加表現出一一種上升的趨勢。
20.[解析]根據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的觀點。學生課堂動機由-三個方面的內驅力構成:認知的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附屬的內驅力。
二、多項選擇題
21.ABC(P111) 22.ABE(P298)23.ABCDE(P231) 24.BC(P302)25.AtR;DE(P519~520)
21.[解析] 布魯納分析了學習知識的具體環節,認為學習每一門學科都包括三個“幾乎同時發生的過程”,即新知識的獲得過程、知識的轉化過程及知識的評價過程。
23.[解析]專家建議學生使用的組織策略包括形成概念圖、使用分類、運用類推、形成規則或產生式、建構圖式。
24.[解析]人們對智力的培養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根據學習理論來設計教學模式,將智力開發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稱為智力開發的教學模式。除此之外,通常還可以采用一定的程序在較短的時問里,對智力進行集中開發,這被稱為智力開發的訓練模式。
三、名詞解釋題
26.(P215)學習策略是具體的學習方法或技能,是學習的調節和控制技能,是學習方法與學習的調節與控制的有機統一體。
27.(P169)實物直觀是以實際的事物本身作為直觀對象麗進行的直觀活動,包括實物觀察、搜集標本、野外考察、參觀、實驗等活動。
28.(P268)形式謝練說認為,訓練的項目越難,官能得到的訓練越多;一種作業越深奧,其學習越有效。
29.(P455)考試焦慮是在一定的應試情境激發下,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人格傾向與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約,以擔憂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
30.(P37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試題推薦:2014年四川《教育心理學A/B》模擬試題及答案 專家命題預測試卷B
233網校“省考”一次過:2014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