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fā)現并繪制了第一個遺忘曲線的是( )
A.布魯納
B.賈德
C.桑代克
D.艾賓浩斯
2、人們對事物的愛憎、趨避的心理及行為傾向是( )
A.態(tài)度
B.發(fā)展
C.回歸
D.投射
3、下列哪項是教學的一個基本單位,指在一定的時間內,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達到教學目的( )
A.教育
B.教學
C.課
D.學校教育
4、柯爾柏格認為道德發(fā)展依賴個人的( )
A.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B.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C.自控能力的發(fā)展
D.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5、學習后間隔一定時間測得的保持量比學習后立即測得的保持量還高的現象是( )
A.記憶強化
B.記憶恢復
C.記憶歪曲
D.記憶量變
6、圍繞某學科內容中的一個課題或單元的教學而設計的學習包是( )
A.錄音練習冊
B.多媒體學習包
C.自學課件
D.導聽教學
7、發(fā)展的最本質的傾向表現為( )
A.分化與整合的過程
B.同化與平衡的過程
C.分化與對抗的過程
D.對立與統一的過程
8、射箭、按電鈕、發(fā)撲克牌等技能屬于( )
A.非連續(xù)性動作技能
B.連續(xù)性動作技能
C.操縱工具的動作技能
D.不操縱工具的動作技能
9、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是( )
A.生存的需要
B.歸屬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10、“學習是人類傾向或才能的一種變化.這種變化要持續(xù)一段時間,而且,不能把這種變化簡單地歸之予成長的過程.”這是下列哪位學者的觀點( )
A.希爾加德
B.加涅
C.潘菽
D.邵瑞珍
11、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的學習是( )
A.代表性學習
B.概念學習
C.命題學習
D.下位學習
12、一個學生對另一個蠻橫學生不滿,但卻在并無過錯的弱小學生或朋友身上發(fā)泄不滿。這種現象屬于( )
A.壓抑
B.投射
C.回歸
D.移置
13、皮亞杰認為人從他過去的生物方面繼承了兩種基本的行為傾向,促使過程系統化和組成連 貫系統的傾向被稱為( )
A.組織
B.適應
C.同化
D.順化
14、教學設計工作中的中心是( )
A.老師
B.學習者
C.研究者
D.領導
15、未經強化麗條件反射自動重現的現象被稱為( )
A.消退
B.恢復
C.類化
D.分化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試題推薦:2014年四川《教育心理學A/B》模擬試題及答案 專家命題預測試卷A
233網校“省考”一次過:2014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