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 >教師資格證 > 面試指導 > 面試真題 > 初中面試真題 > 初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

2021上半年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已更新)

來源:233網校 2021-04-21 11:37:55

2021上半年教資面試真題及答案匯總>>】【在線真題庫>>

2021上半年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已結束,233網校更新了本次考試真題及答案,供各位考生參考!

微信掃描二維碼立即獲取中小學教資面試真題

高中音樂教資面試真題

1.題目:制作數據圖表

2.內容:

數據表中的數據雖然整齊有序,但數據間的關系并非一目了然,使用圖表可以更形象直觀地反映出數據間的關系。在Excel中,能夠根據數據生成各種圖表,如柱形圖、折射圖、餅圖、條形圖等。

(1)創建圖表

對于“2016- -2017 年中網民各類互聯網應用用戶規模”數據表,要直觀地表示2016年和2017年各類互聯網應用的用戶人數,可以制作一張柱形圖, 方法如下:

①在數據中選中“應用”、“2017年 (萬人)”“2016年 (萬人)”這三列數據。

②在“插入”選項卡的“圖表”組中單擊“柱形圖”,選擇-種合適的圖表樣式(二維柱形圖中的簇狀柱形圖),單擊“確定”按鈕,當前工作表中就嵌入了-張柱形圖,如圖17一1所示。

圖17一1.png

這張柱形圖反映了2016年和20187年各類互聯網應用用戶分布的全貌,可以直觀地檢出各種互聯網應用用戶的數量關系,如2017年“網絡購物”用戶數持續增長迅猛,“網絡炒股或基金”人數無明顯變化。

教你一招

要同時選中數據表中不同單元格數據,可利用Ctrl鍵

親身體驗

制作一張2016- -2017 年中國網民各類互聯網應用使用率變化情況統計圖,并進行簡要分析。

(2)更改圖表類型

分析的角度不同,使用的圖表也就不同,已經創建的圖表,可以根據需要更改類型。

如要分析2016年和2017年各類互聯網應用用戶數量的變化趨勢,用折線圖來表示更合適。

①選中柱形圖,在“圖表工具設計”選項卡的“類型”組中單機“更改圖表類型"。

②在“更改圖表類型”對話框中選擇合適的“折線圖”類型,單機“確定”按鈕,柱形圖就變成了折線圖,如圖所示17- -2 所示。

親身體驗

從不同角度分析網絡應用用戶數量變化情況,并討論各種分析角度適合用哪些圖表類型。

3.基本要求:

(1)根據教材中的邏輯進行10分鐘試講。

(2)讓學生體會圖表在生活中的便利。

(3)試講中有適當的板書。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向學生展示2016-2017年中國網民各類互聯網應用用戶規模數據表,并詢問學生各個應用的年增長率最高的是哪一類?

學生經過觀看數據庫表難以在很短時間內對比出來。這時教師呈現一個柱形圖,讓學生繼續觀察,學生能很快得出結果。教師詢問學生:柱形圖是如何呈現出來的呢?柱形圖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回答:更直觀,數據變化一目了然,看起來更方便。

教師總結:沒錯,同學們總結的很到位,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制作數據圖表。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創建圖表。

教師講解在生活中我們通常零散的數據使用數據表的形式進行整理,但在數據表中,數據間的關系并非一目了然,使用圖表可以更形象直觀的反映出數據間的關系。

教師以2016-2017年中國網民各類互聯網應用用戶規模數據表為例,給學生展示制作一張柱形圖的操作步驟,在演示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注意觀看選擇的三列數據,按住Ctrl鍵可以選擇不同的單元格數據,在柱形圖組中選擇一個合適的二維柱形圖中的簇狀柱形圖。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能看到一張柱形圖就呈現在數據表中。

之后請學生觀察此圖表并思考通過圖表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請學生以兩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

請學生制作一張2016- 2017 年中國網民各類互聯網應用使用率變化情況統計圖,并進行簡要分析。學生通過制作出的柱形圖可以發現網絡購物的使用率增長最快,但網絡新聞的使用率有所下降。

任務二:更改圖表類型。

教師提問學生:該數據表是否只能由柱形圖來呈現呢?

學生大膽猜測也可以由折線圖表示。

教師補充說明分析的角度不同,使用的圖表也可以不同,那么如何在已經創建的圖表之上轉換成其他圖表呢?更改圖表類型。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自主探究如何更改圖表類型,教師進行巡視指導。最后教師選出一名學生代表進行演示。

 [“圖表工具設計”→”類型"→“更改圖表類型”- +合適“折線圖”類型- +確定]之后請學生對比折線圖和柱形圖理解兩個圖表的特點

折線圖:數據隨時間或類別的變化趨勢;

柱形圖:一段時間內數據的變化或者不同項目之間的對比

(三)鞏固提高

在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知識點之后,教師開展一場討論, 讓學生四人為一小組討論從不同角度分析網絡應用用戶數量變化情況,并討論各種分析角度適合用哪些圖表類型,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和學生一起評選出回答最優組,進行獎勵。

(四)小結作業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制作數據圖表,并且了解了各種圖表類型適合的情形,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靈活應用今日所學。

作業:通過網絡查看其他圖表的應用實例。

板書設計:略

1題目:信息安全問題

2.內容:

學習與探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病毒、木馬、黑客等信息安全問題也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挑戰。

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編制的程序,與生物病毒感染生物機體類似,計算機病毒能寄生、潛伏、傳染、被激活,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只不過它所感染并破壞的對象是計算機。

計算機病毒通常是精通計算機技術的人進行惡作劇、惡意報復或者蓄意破壞等活動的產物,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如果你在使用計算機時經常遇到計算機顯示不正常的畫面、彈出不明網頁文件,或者不明不白地死機、頻繁重啟、出現程序不能運行或數據突然丟失等情況,你的計算機很有可能已經感染了病毒。

木馬

木馬,全稱為“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馬”這一詞語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中。計算機木馬是一種基于遠程控制的程序,該程序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態下控制或監視你的電腦,并且隨時將機器中保存的個人私密信息(如游戲賬號、QQ密碼、網上銀行賬戶密碼等)通過網絡傳送給木馬的作者。

黑客

黑客用于泛指那些專門利用電腦非法侵入他人計算機、竊取他人信息的網絡安全破壞者,對這些人的正確英文叫法是"Cracker", 也有人翻譯成“駭客”。

▲一點通: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征

(1)傳染性

病毒通過帶毒文件使計算機感染病毒,讀取已感染病毒的可移動磁盤上的數據,打開已感染病毒的網頁、程序,都會使計算機“中毒'。病毒會自我復制,通過網絡或可移動磁盤等多種途徑傳播、憂延,使更多的計算機中毒。

(2)寄生性

病毒通常會以自我復制的方式“粘貼”或依附于其他計算機文件(程序、圖片、網頁等)中。

(3)激發性

大多數病毒潛伏一段時間后, 會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激活而發作。例如早期的CIH病毒會在每年的4月26日發作。

(4)潛伏性

病毒可以在計算機系統內隱藏很長時間而不被發現,等待發作的時機。

(5)破壞性

多數病毒對計算機系統具有破壞性,它能使機器運行變慢、頻繁死機、刪除文件、竊取用戶信息等,有的甚至還會破壞硬件系統。

3基本要求:

(1) 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2)能夠了解信息安全問題類型以及危害。

(3)教學中要有適當的提問環節,問題的設置要有啟發性。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同學們,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新聞報道,由于不小心點了某個圖片或者視頻或者下載了某個軟件,導致信息泄露而損失了錢財,警示大家不要隨意點開陌生人發的不明鏈接或者圖片,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那種視頻、軟件、鏈接為什么會這樣強大可以盜竊別人的信息呢?

學生自由回答:是病毒!是黑客!

教師總結:看來大家都已經有所耳聞了,是的,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病毒、木馬、黑客這類信息安全問題,由此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信息安全問題》。

(二)新課講授

1.病毒

教師講解:信息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病毒給信息安全帶來非常大的威脅。

布置任務:以信息技術小組為單位,限時5分鐘,結合教材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是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編寫的程序]

(2)計算機病毒有哪些主要特征? [計算機病毒能寄生、 潛伏、傳染、被激活,具有較大的破壞性]

(3)計算機病毒是如何產生的? [計算機病毒通常是精通計算機技術的人進行惡作劇、惡意報復或者蓄意破壞等活動的產物,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4)如何防范計算機病毒?

教師總結:如果在使用計算機時經常遇到計算機顯示不正常的畫面、彈出不明網頁文件,或者不明不白地死機、頻繁重啟、出現程序不能運行或數據突然丟失等情況,計算機很有可能已經感染了病毒。

2.木馬

教師講解:除了病毒之外,還有一種木馬程序也對計算機有非常大的破壞性。教師展示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圖片及相關介紹,提出問題:

(1)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有什么特點? [能夠迷惑敵人,隱藏自己]

(2)什么是計算機木馬,有什么特點? [計算機木馬是種基于遠程控制的程序,和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非常相似有很強的隱蔽性]

教師總結:計算機木馬又叫“特洛伊木馬” ,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態下控制或監視你的電腦,并且隨時將機器中保存的個人私密信息(如游戲賬號、QQ密碼、網上銀行賬戶密碼等)通過網絡傳送給木馬的作者。

3.黑客

教師講解:病毒、木馬都是人為編寫的程序,而有一類人專門入侵電腦竊取信息,那就是黑客。

布置任務:限時3分鐘,結合教材和微課視頻自主探究,并回答問題:

(1)什么是黑客,英文如何翻譯? [黑客用于泛指那些專門]利用電腦非法侵入他人計算機、竊取他人信息的網絡安全破壞者。英文翻譯為Cracker]

(2)怎樣看待黑客行為? [黑客行為是非常不好的行為, 對網絡信息安全是有害的]

教師總結:我國專門制定了保護計算機和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如《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其中明確規定,黑客行為是一種犯罪行為,危害后果特別嚴重的要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鞏固提高

教師讓學生上網搜索有哪些殺毒軟件可以查殺病毒和木馬。

[金山毒霸、瑞星、360 殺毒等]

教師進行評價,評價要點:搜索技巧應用得非常靈活,查找結果非常準確。

(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信息安全問題:今天我們學習了信息安全問題,了解了什么是黑客、木馬、病毒,并且認識了幾款殺毒軟件,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大家要防范于未然,注重信息安全問題。

作業:檢查一下自己的系統登錄、 電子郵箱、QQ等密碼是否安全,給它們分別設定一個安全級別更高的密碼。

板書設計:

病毒  計算機病毒

木馬  特洛伊木馬

黑客


1題目:添加濾鏡

2.內容:

Photoshop7.0中提供了大量的濾鏡。濾鏡的功能非常強大,使用不同的濾鏡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圖像的扭曲、交錯、變形或顯示三維效果。各種濾鏡被列入不同的濾鏡組中,分別放置在14個子菜單中。濾鏡的使用十分簡單,只要選擇了調整的圖像或圖像中的某個圖層后,單擊“濾鏡”菜單,然后選擇某個濾鏡進行設置就可以了。

制作海報中的地球,并使它有發光的效果(如圖5-3)。

圖5-3.png

(1)啟動Photoshop,打開“追逐時光1.psd"文件和“地圖 jpg”文件。在“地圖”上建立一個正圓選區將其移動到“ 追逐時光1.psd"中,將自動產性的新圖層命名為“地球。按住Ctrl鍵,點擊該圖層,形成地球選區,調整大小及位置。

(2)在“地球”圖層上新建“地球1”的圖層,設置前景色為黑色,背景色為白色,選擇線性漸變,在圓形選區內拖出漸變效果。

(3)右擊“地球1"圖層,在彈出的菜單中依次選擇“混合選項→圖層樣式→強光"命令,從而將地球顯現出來。

(4)依次打開“濾鏡”菜單→“扭曲”→“球面化”命令,在彈出的“球面化” 的對話框中完成默認參數設置(如圖5-8所示)。可重復上述濾鏡步驟,給地球增加立體感。第二次設置“數量”為50%。

圖5-8.png

(5) 在“地球1"圖層上新建“光暈”的圖層,執行“選擇- +羽化”命令,設置“羽化半徑”的參數為15,然后依次打開“選擇- -修改→拓展”命令,設置“拓展量”為6像素。

(6)設置前景色為白色,執行“編輯+填充”命令,用前景色填充。

(7)單擊“光暈”圖層,按Delete鍵,此時地球周圍出現-層光暈。

(8)保存文件,命名為“追逐時光2.psd"。

利用Photoshop的濾鏡制作水中花的圖像效果。

3.基本要求:

(1)根據教材中的邏輯進行10分鐘試講。

(2)讓學生學會使用濾鏡進行修圖,并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試講過程中要體現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原版的“追逐時光”的圖片和利用Photoshop濾鏡制作好的海報中的地球的圖片,詢問學生對于這兩幅作品帶來的視覺效果。預設學生回答:第一張圖片有點空,第二張圖片增加了神秘感,而且地球還會發光,整體圖片更具科幻的感覺。

教師講解:這就是濾鏡的應用效果。使用不同的濾鏡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圖像的扭曲、交錯、變形或顯示三維效果。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添加濾鏡。

(二)新課講授

1.使“地球”顯現

教師請學生獨立啟動Photoshop軟件,并打開“追逐時光1.psd" 文件和“地圖jpg” 文件。接下來請學生利用之前所學知識,獨自完成將“地球”移動到“追逐時光1.psd"中,并將新圖層命名為“地球” ,合理調整其位置和大小,并進行漸變處理。隨后找學生上臺來展示并說出這一步驟。首先在地圖圖片中繪制正圓選區,將其移動到“追逐時光1” 文件中,利用Ctrl鍵選擇地球選區,調整其大小和位置,接著在“地球”圖層上新建一個新圖層,并命名為“地球1",設置好前景色和背景色,在漸變工具中選擇線性漸變,然后在圓形選區內拖動出漸變效果。

2.設置地球的強光效果和濾鏡

教師請學生利用上節課所學習的設置外發光的操作,自主上機完成給地球添加“強光"的圖層樣式。在學生完成了這一步驟后, 請學生代表簡單說一下制作的關鍵步驟,右擊“地球1”圖層,執行“混合選項一圖層樣式-強光"命令,添加“強光”的圖層樣式,隨后教師演示在制作地球強光的過程中添加濾鏡的步驟,并請同學們注意觀察總結關鍵步驟,"濾鏡”菜單→“扭曲”→“球面化”命令。隨后讓學生上機操作完成添加“強光"這一步驟。并加以點評學生的操作,適當評價學生動手能力強。

在學生完成濾鏡的操作后,教師隨機的選取一位學生的作品和教師提前做好的作品進行對比,為了增加地球立體感效果,可以重復設置球面化的濾鏡效果,并在第二次設置時將“數量”設置為50%。講解之后教師請同學們上機操作完成,完成之后教師可對學生的操作進行鼓勵。

3.制作“光暈”效果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自己電腦上的作品和教師提前完成好的“海報中的地球”的不同之處(學生的作品相對于教師的作品少了“光暈”的效果)

教師布置任務:以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小組為單位利用5分鐘時間自主上機探究嘗試完成“光暈’圖層的建立,并設置羽化半徑為15像素,拓展量為6像素的“光暈”效果的制作,隨后找小組代表總結關鍵步驟。新建一個“光暈”圖層,執行“選擇+羽化"命令,設置羽化半徑,再執行“選擇-修改一拓展”命令,設置拓展量,最后還需要“編輯一填充”改變前景色的顏色。教師對于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進行肯定。

隨后教師講解,單擊“光暈”圖層,按delete鍵,會發現地球周圍出現一層光暈。 最后提醒學生保存文件,并將其命名為“追逐時光2.psd"。

(三)鞏固提高

教師隨機的選取2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并給與相應的點評,同學們的地球和“追逐時光1”文件進行了巧妙的結合,大家設置的地球,球面化的效果也很真實,整個地球在大家的設置下活靈活現。

(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制作海報中的地球并使它有發光效果的操作步驟。

作業:試著利用Photoshop的濾鏡制作水中花的圖像效果,下節課進行分享展示。

板書設計: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文字格式設置

1.題目:七年級《文字格式設置》片段教學

2.內容:略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掌握word中文字字體的字號、字體等設置操作

(3)師生互動;

參考解析:

一、吸引興趣,多媒體導入

聯系生活實際,吸引注意力

為學生學習營造活潑氛圍,教師出示兩張生活中比較美觀的雜志頁面,并對比一張原版。并且提問:喜歡哪張?通過形象的成品以此引起學生的興趣,順勢明確課題以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自主探索,選擇性粘貼

打開任務文件夾中的任務一,選擇“多彩的世界”的網頁。新建word文檔,名為:豐富的世界

設置任務一:思考并操作將網頁中的文字粘貼到名為豐富的世界文檔中。

學生嘗試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并提示注意事項:開始-剪切板-選擇性粘貼

在這個環節設計中,以學生為體,教師巡視指導,培養自主動手能力。

三、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設置任務二:字體、字號的設置

打開任務文件夾中的任務二,對照著成品,自由發揮對word文檔中的字體進行設置,教師規定把標題設置為橙色、加粗、楷體、四號。學生動手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設置任務三:嘗試設置段落:間距、行距并設置固定值

并提示可以用格式刷進行設置相同的字體、顏色、段落。請幾個學生上臺展示作品,請大家點評對比原版有哪些不同。

設置任務四:進一步美化文檔

打開任務文件夾中的任務三,觀看微課堂,給每個小標題設置-一個項目符號,項目符號自選。

在正文中設置“首字下沉”。

請學生以4人為一小組,10 分鐘的時間,將以上任務完成。

做的快的小組可以給自己作品添加藝術字和圖片。達到更加的美觀效果。

請小組上臺展示作品,評比更加美觀的作品,予以鼓勵和表揚。

本環節以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為主,通過學生嘗試遇到問題一提出問題一解決問題一教師總結這一過程, 充分調動學生的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獲得成功,增強學生自信心。

四、鞏固練習

做的快的小組可以給自己作品添加藝術字和圖片。達到更加的美觀效果。

請小組上臺展示作品,評比更加美觀的作品,予以鼓勵和表揚。

本環節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將本節課學習的新知識綜合運用到一個作品中,貫徹教學重難點。

五、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選擇性粘貼、字體設置、編輯段落、設置項目符號、首字下沉等操作步驟

六、布置作業

設置開放性的作業,與父母分享今天做的作品成果。

【板書設計】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網絡安全意識

1.題目:初中《網絡安全意識》片段教學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了解網上安全及自我保護的知識。

(3)師生活動;

參考解析: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新課開始之前,我會向同學提出問題:在生活中我們是如何來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的呢?學生各抒己見。而后延伸到網絡中來。由此引出本節課課題,通過聯系實際生活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思考的興趣,達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效果。

二、 自主合作, 探索新知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了解網絡的基本作用:網絡為大家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閑娛樂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網絡的虛擬、匿名等特點,網上交流也存在著- -定的風險。從而引出本節課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1.設置安全的密碼

教師出示關于網絡中微信賬號被盜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

如何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呢?學生總結:需要設置安全密碼。

通過了解使用密碼是因特網上防止越權訪問的主要手段,繼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嘗試設置網站的密碼,師生共同總結設置安全密碼的原則。

(1)不使用生日、姓名、電話號碼、簡單的數字或易于猜測的字符串做密碼。密碼中最好不要單純使用數字或字母,密碼的長度最好在6個字符以上。例如,使用類似“wd sr 625”的字符串做密碼,被他人破解的可能性會相對小一些。

(2)注冊不同的網站時,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碼。這樣,一旦某個密碼被人破解,還可以保護其他方面的信息不被竊取。

(3)適時改變密碼。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密碼也許會在你無意之中泄露。適時改變密碼,會減少因泄露個人資料而造成的損失。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式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進學生主動思考。

2.保證電子郵件安全

教師引導學生打開電子郵箱,同時向同學發送-個電子郵件,并提問:如果遇到這樣不明來意,不明身份的電子郵件,通常大家會怎么樣做呢?教師布置任務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討論,使用電子郵件的安全準則。

(1)不打開來路不明的郵件;

(2)不要輕易打開電子郵件中的附件,必須打開時,對于郵件附件要先用防病毒軟件進行掃于郵件附件要先用防病毒軟件進行掃描;

(3)不隨意公布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以免收到過多的垃圾郵件;

(4)安裝優秀的防病毒軟件,啟用“郵件實時監測”功能。與此同時教師提示學生:在網上聊天需要注意:不要把住址、電話、家庭情況等與自己的身份有關的信息隨意告訴別人;同時盡量不與網友見面,如果見面,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要有成年人護送。

三、鞏固練習,強化提升

教師創設情境,請學生快速反應此行為是否正確。(1)在網上隨意發送電子郵件。(2)網站設置簡單的密碼。

四、師生小結,合作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知識點。不僅課堂氛圍輕松又能更好的強化本課中的知識點。

五、布置作業,課后拓展

設置開放性的作業,制作思維導圖總結關于信息安全應該如何做呢?

板書設計:

信息安全意識

一、設置安全的密碼

二、保證電子郵件安全

使用電子郵件的安全準則

【板書設計】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電子表格

1.題目:初中《電子表格》片段教學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華興

(2)插入表格和輸入數據。

(3)師生活動;

參考解析: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課前教師創設情境:在運動會中為了更好的記錄每個班級體育項目成績,應該怎么呢?希望學生幫忙解決。通過情境激發學生幫助別人的意識并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引出課題:電子表格。

二、任務驅動,探索新知

1.建立電子表格

①教師通過課件講解電子表格的基本作用。

②這時學生對電子表格有了基本的了解,繼而引出如何創建電子表格。

教師布置任務: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按照書中或者課件中的操作步驟嘗試完成。

在學生嘗試之前教師提示:首先啟動電子表格軟件,打開它們的窗口,工作區里出現空白表格時,就可以開始建立用來記錄、處理數據的表格了。

而后請學生到教師機前進行演示:在第1行輸入標題,在第2行輸入表頭。例如,在下圖所示的表格中,輸入的標題是"初一(1)班期中考試成績表”,表頭文字是“學號”“姓名”“總分”“平均分”以及學科名等數據項的名稱。通過學生演示,教師講解操作并引導學生再次觀察電子表格從而引出列號和行號的內容。

2.輸入數據和合并單元格

①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輸入數據,在此之前講解活動單元格以及當前單元格的概念:單擊某個單元格,這個單元格就

可以變成當前單元格。通過鍵盤操作,可以向當前單元格輸入數據。輸入數據后敲一下回車鍵或光標移動鍵,就會把數據存儲在當前的單元格里。

②而后引導學生同樣以小組探究的方式探究如何合并單元格,教師提示:輸入表格的標題時,可以先把工作表的第一行合并為一個單元格。例如,圖書銷售排行一類則要輸入右圖所示的表格標題,可以先把時間文學藝本類、文化教育關社科類、生活類指針移到Al單元格上,按住左鍵向右拖動到E1單元格后放開,選定工作表中的Al到E1單元格,然后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合并及居中”按鈕圖,再在合并后的單元格中輸入標題。

三、鞏固練習,強化提升

給學生一張課程表,引導學生嘗試對其進行合并單元格的操作。

五、布置作業,課后拓展

設置開放性的作業,關于電子表格課后總結其他功能。

【板書設計】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逐幀動畫

1.題目:初中《逐幀動畫》片段教學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了解逐幀動畫概念以及原理。

(3)師生活動;

參考解析: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在課前教師出示逐幀動畫:《小浮士德》,教師并講解關于有關動畫的歷史,從而引出課題:逐幀動畫。

二、任務驅動,探索新知

1.逐幀動畫

教師提問,什么是逐幀動畫?教師播放利用Flash軟件制作的動畫,并介紹常見的幀包括關鍵幀、空白關鍵幀和過渡幀等。

只有關鍵幀的內容才能對其進行選取和編輯等操作。繼而教師再次提問:逐幀動畫的原理是什么?教師繼續布置任務,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探究。而后師生共同總結:逐幀動畫是一種常見的動畫手法,原理是在“連續的關鍵幀”中分解動畫動作,也就是每一關鍵幀的內容不同,連續播放每一幀的內容就形成動畫。本內容較容易,學生可以通過自學來完成。

2.設計簡單的節目片頭

教師播放電視節目,鼓勵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找到電視節目的特點。通過電視節目激發學生制作動畫的興趣。

教師繼而布置任務:利用逐幀動畫設計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個電視節目《動物世界》的片頭動畫,動畫效果要求:每個關鍵幀顯示的內容都是“動物世界”字樣,但文字的顏色和字體是不同的。

學生小組合作積極完成創建文檔。學生完成后請學生到教師機前進行演示,首先新建一個Flash文檔。單擊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字體屬性為默認。在舞臺中輸入“動物世界”四個字。

單擊工具箱中的“任意變形工具”,將文字調整到適當大小,并移到舞臺的適當位置。創建文檔后教師演示如何插入關鍵幀:在“圖層1”的第二幀位置上右擊鼠標,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插入關鍵幀”命令,在第二幀中插入一個與第一幀文字內容相同的關鍵幀。

之后在屬性面板里修改第二幀中文字的屬性,字體設置為“黑體”,顏色設置為“紅色”。參照步驟的操作方法,依次插入第三至第六個關鍵幀,并保證每個關鍵幀上文字的字體和顏色各不相同。教師演示后,學生自由練習。

通過學生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任務,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并能夠深入理解逐幀動畫的意義。

三、鞏固練習,強化提升

利用所學的內容小組為單位共同創新一個逐幀動畫。

師生小結,合作交流

五、布置作業,課后拓展

設置開放性的作業,查找有關Flash的歷史,以及利用Flash軟件嘗試著做一做其他的動畫效果。

【板書設計】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走進信息技術

1題目:走進信息技術

2.內容:

信息與信息技術

信息包括人們表達、傳輸、保存、處理的信息、情報和知識等內容。信息就在我們身邊:春暖花開、鳥語花香,表達了春天到來的信息;電閃雷鳴、烏云密布,表達了天氣變化的信息;十字路口紅綠燈變換,表達了停車或通行的信息....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人們用來獲取信息、傳輸信息、存儲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的技術。信息技術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步,現代信息技術則是以計算機和因特網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是信息技術發展的高級階段。

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是推動當今世界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信息技術正加速向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以物聯網、下一代因特網、新一代移動通信、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逐步地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將極大地拓展信息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空間,推動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

信息處理工具一計算機

計算機的誕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的出現到現在,計算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常見的臺式計算機、筆記本電腦以外,俗稱“平板電腦”的掌上計算機(PAD)也越來越普及,智能手機其實也是一臺計算機(如圖1-3)。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型計算機,如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從網絡教室中的計算機外觀來看,計算機- -般包括主機顯示器、鍵盤和鼠標等設備。(如圖1-4)

知識鏈接:計算機硬件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功能部分組成,這種計算機結構被稱為馮諾依曼結構。

3.基本要求:

(1)將試講控制在10分鐘的范圍內。

(2)講解過程中要有適當的教學評價。

(3)了解信息、信息技術及其應用,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參考解析:

(一)導入新課

在新課講授之前,教師利用大屏幕播放"神十”上天時科研工作室的歡呼場景,在贊嘆我國航天工作者兢兢業業克服困難完成科研突破的同時,提問:“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領域,主要以什么作為技術基礎呢”,學生回答:信息技術。

教師總結:我國航天領域的突破一方面歸功于科研人員的努力,另一方面就要歸功于我們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并再次發問:“那么什么是信息技術呢?除了航天領域,信息技術還有哪些應用呢? "讓學生帶著興趣,跟隨著老師的腳步共同《走進信息技術》。

(二)新課講授

1.信息與信息技術

教師回顧剛才所提出的問題“什么是信息技術? "給學生兩分鐘時間,試著在書中尋找答案。學生通過書中的描述結合著自己的語言,能夠簡單概括出有關于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定義。信息包括人們表達、傳輸、保存、處理的信息、情報和知識等內容,而信息技術是人們用來獲取信息、傳輸信息、存儲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的技術接著教師結合生活中學生可能接觸到的知識,讓學生列舉出生活中常見的信息。上課的鈴聲、天氣預報、交通信號燈等

2.信息技術的應用

教師結合著剛才對于信息技術定義的總結,進行進一步發問: 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及其廣泛的,那么關于信息技術的應用還有哪些呢?學生根據老師的提問進行自主發言,預設有的說"利用手機乘坐公交車刷卡”、有的說“能夠使用手機遙控家里面的空調”等,教師可以評價:這些都是信息技術在物聯網等方面的重要應用,大家生活中都是樂于觀察,樂于思考的人。緊接著教師總結:以物聯網、下一代因特網、新一代移動通信、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目前已經漸漸地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這些技術將極大地拓展信息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空間,推動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

3.信息處理工具一 計算機

教師通過簡單的總結,進一步引出第三個知識點:剛才談到的信息技術是指能夠獲取、加工、存儲、傳輸、表示、應用信息有關的技術,那么應該利用哪些工具來實現信息的處理和加工呢?由此引出計算機。教師繼續追問:除了臺式計算機、筆記本以外還有哪些類型的計算機?預設學生結合生活能夠回答。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教師利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常見的信息處理工具,并就此講授關于計算機的誕生時間: 1946 年。接著教師讓學生回憶自己所使用的計算機由哪些部分組成。最后由老師補充總結的方式,說出計算機的五大硬件設備: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三)鞏固提高

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都接觸到了哪些信息,信息技術應用到了哪些方面,常見的輸入、輸出設備有哪些。預設學生給出答案,新聞信息、廣告信息、報紙信息等;應用有醫療、交通、家居等;輸入設備有鼠標鍵盤、掃描儀等,輸出設備有顯示器、打印機、繪圖儀等。

(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提問生活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計算機五大部件。教師可以點評學生對于知識點理解得很透徹。

作業:利用網絡搜索,為自己的電腦桌面更新一個新的桌面。

【板書設計】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信息的特征

1.題目:信息的特征

2.內容:

當前,人類社會正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信息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關鍵技術之一。 信息、 能量和物質被稱為當代社會的三大資源。

(1)信息無所不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類社會之中。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花鳥蟲魚,人們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報紙、電視、網絡等媒介也在向我們傳遞著各式各樣的信息。

(2)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信息必須借助于某種物質載體才能得以呈現。鬧鐘、紅綠燈、電視、報紙等都是信息的載體,通過聲音、光視頻、文字、無線電等信號來反映信息的內容。同一個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載體,例如杜甫的詩《春夜喜雨》可以印刷在書本上,也可以由老師朗誦出來;同樣的天氣預報信息既可以通過電視播放,也可以通過網絡來呈現。正是由于信息的載體依附性,信息才具有可存儲、可傳遞和可轉換的特性。

(3)信息具有價值性:信息是有價值的,通過“感覺剝奪實驗”,我們可以感受到信息對人類的生存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在學校學習的文化信息,可以轉化為知識和技能;天氣預報信息,可以方便人們出行,并盡量避免或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準確的全球定位信息,既可以為飛機導航,也可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為巡航導彈精確制導.

(4)信息具有時效性:許多信息反映的往往只是事物某-特定時刻的狀態和運動方式,而事物本身是不停運動、變化的。信息的價值性或有效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有一定程度降低,甚至完全失效。例如,生活中常見的通知、啟示、天氣預報、市場,動態等都體現了信息的時效性。

(5)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是可共享的,可被多個接收者接收并多次使用。例如,同學們在教室里可同時聽到老師的講課;借助衛星傳遞的信號,世界各地的觀眾都可以收看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電視直播;通過因特網,我們可以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溝通、交換信息.....一般情況下,信息可以無損使用,公平共享。這也是信息區別于物質的一個重要特征。正如英國現實主義戲劇家蕭伯納所說:“你有一 個蘋果,我有一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2)能夠講解清楚信息的基本特征。

(3)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解析:

(一)導入新課

上課前老師和同學們玩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10人一組,老師將信息寫在小紙條上,由第一個同學閱讀后進行表達,轉述給第二個人,以此類推,由最后一人轉述,看一看最后大家接收到的信息和小紙條上的是否一樣。學生能夠發現一開始的信息和最后傳達的信息有所區別,教師進而提出在傳達信息的過程中,能體現出信息的特征,那信息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以此引入新課。

(二)新課講授

1.信息的普遍性

教師講解在日常生活中,信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比如每天的新聞聯播報道等。

請學生自主探究3分鐘,總結一下生活中信息的實例。

學生總結:早晨的鬧鐘傳遞起床的信息;交通臺通過廣播傳遞的路況信息等等

教師評價學生都善于觀察生活,能夠將知識活學活用。教師總結,信息遍布生活中的各個角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信息具有普遍性。

2.信息的載體依附性

教師引導,鬧鐘是通過聲音傳遞信息,學習使用的書本是通過文字傳遞信息,信息可以獨立存在傳遞嗎?請學生以同桌為單位3分鐘時間進行討論,最終可以給出結論。

學生總結:信息必須借助于某種物質載體才能得以呈現。教師評價:學生理解得很到位。教師總結補充信息的表示、傳播、存儲必須依附于某種載體,這就是指的是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載體就是承載信息的事物,同一個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載體。請學生自主思考找出生活中同一個信息依附于不同載體的實例。交通信息可以通過交通信號燈傳遞,也可以通過交警的手勢進行傳遞;同樣的天氣預報信息可以通過電視播放,也可以通過手機查詢等,教師可以點評學生總結概括能力很強。

3.信息的價值性

教師講解除了普遍性和載體依附性外,信息還有價值性。價值性指的是信息對人類的生存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克隆實驗。教師在大屏幕上呈現“感覺剝奪實驗”的相關圖片和視頻,請學生回答這些實例體現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價值性]

4.信息的時效性

教師提出問題: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氣情況,觀看前天的天氣預報可以得到結論嗎?為什么不能呢?

學生回答:過期的天氣就無效了,教師點評學生回答準確后解釋信息還具有時效性,時效性指的是信息也有保質期,也會過期,比如10天前的新聞報道。

5.信息的共享性

教師在大屏幕上呈現世界各地的觀眾在觀看奧運比賽的相關視頻,提問:同學們現在是否身處現場。預設學生給出,沒在現場。那為什么還能觀看到奧運會的盛況呢?教師講解觀看比賽通過各種共享平臺直播,所以全國各地的觀眾都能觀看,因此信息還具有共享性。共享性指的是信息可以無損使用比如全國各地的觀眾觀看春節晚會等,公平共享。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們要學會正確獲取信息、高效處理信息、靈活應用信息技術。

(三)鞏固提高

通過實例分析信息的特征 : (1) 蕭伯納的“蘋果理論”; (共享性) (2)今夜有暴風雪; (時效性) (3)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價值性)

(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提問,學生回顧總結本節課知識點。

作業:閱讀課后資料,了解信息的其他特征。

【板書設計】略

面試題庫>>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庫免費刷(各科目)

考后關注>>2021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成績查詢時間、入口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面試題庫>>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庫免費刷(各科目)

學霸筆記>>大匯總!教資面試考前救急一篇足夠,看完上考場信心倍增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安泽县| 固始县| 弥勒县| 河北省| 临夏市| 信阳市| 河津市| 左贡县| 沿河| 溧阳市| 荆门市| 庆安县| 白玉县| 平谷区| 江山市| 阆中市| 革吉县| 朝阳区| 宜兴市| 胶南市| 夏津县| 宣恩县| 铅山县| 扶沟县| 司法| 沁源县| 常州市| 尼玛县| 深圳市| 开化县| 宜宾市| 余姚市| 高雄市| 德昌县| 江阴市| 仁布县| 龙泉市| 张家川| 海阳市| 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