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考高中音樂教師資格面試的考生來說,學多了、練多了,才能更清晰的洞察出題者的要求,了解答題的套路。為了幫助考生的學習,學霸君準備了高中音樂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在幼發拉底河岸。
此題目為2019下半年高中音樂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來源于考生回憶,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考題回顧
題目:《在幼發拉底河岸》

注:圖片節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音樂與歌唱》第65頁
3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在10分鐘之內完成。
(2)試講時需要對作品進行簡單介紹。
(3)試講過程中需要有指揮演唱環節。
(4)試講過程需要有適當板書。
二、考題解析
新課教授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流行歌曲《帶你去旅行》,引導學生聆聽,并提問:在歌曲中出現了哪些地方?
學生仔細聆聽后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土耳其、東京、巴黎、邁阿密、洛杉磯、上海、北京、大理等。在這首歌里提到的這么多地名中,有一個地名和咱們今天學習的作品有關,那就是土耳其。我們今天要來了解的是一條發源于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的河流——幼發拉底河,一起來看看在幼發拉底河岸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以此導入新課——《在幼發拉底河岸》。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引導學生聆聽并思考: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的速度是稍慢,廣板。
2.復聽歌曲,引導學生聆聽并思考: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3.再聽歌曲,引導學生聆聽后與同桌交流討論:這首歌曲共分為幾個部分?
學生討論后發言。
教師總結:《在幼發拉底河岸》選自歌劇《納布科》第三幕第二場,是一首希伯來奴隸合唱,它是歐洲歌劇中最有名的合唱之一。這首歌曲共分為三個樂段,第一樂段為男女聲齊唱,第二樂段為合唱。
(三)探究學習
1.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發聲練習,提示學生氣息的運用以及嗓音的保護。
2.教師鋼琴范唱第一樂段,引導學生跟琴輕聲哼唱,學唱歌曲的旋律部分,并提問學生:這首歌曲的音樂旋律有什么特點?哼唱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怎樣的情緒?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第一樂段是男女聲齊唱的演唱形式,同學們能夠感受到歌曲的節奏非常的堅定有力,表達了奴隸們回到家鄉的渴望。
3.教師鋼琴伴奏,引導學生跟琴學唱曲譜。并引導學生多次練習歌曲中八度跳進及減三和弦織體(7-2-4)的演唱,糾正學生音準。
4.教師請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簡單介紹歌劇《納布科》。
學生自由進行。
教師總結:《納布科》是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創作的四幕歌劇,歌劇改編自圣經故事。歌劇描述了納布科即內比尤查德內扎,巴比倫國王,是一個殘暴的侵略者,率領軍隊占領了耶路撒冷,并驅趕了那里的猶太人。
5.教師指揮,引導學生跟拍演唱歌曲。
6.教師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練習指揮4/4拍。
練習完畢,教師請學生自由上臺指揮,其他同學跟指揮演唱,并進行評價。
7.教師請學生聯系歌詞總結這首歌曲描繪的場景,并談談應該用怎樣的情緒演唱歌曲?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描繪了猶太人不甘受奴役、思念家鄉、懷戀祖國的真摯感情。
8.詞曲結合,完整演唱歌曲。
(四)鞏固提高
教師播放莫扎特的二部合唱《哈利路亞》,并請學生同桌間交流討論:合唱時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合唱屬于聲樂藝術范疇,是多聲部音樂的一個品種,以群體歌唱為本體的表演藝術形式之一。所以在合唱時,要追求的諧和、均衡、立體化的和聲美,注重協調一致、富有變化的音色美。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歌曲《在幼發拉底河岸》,感受猶太民族不甘奴役,思念家鄉,懷戀祖國的真摯情感。
并請同學們在課后觀看歌劇《納布科》,下節課課前,與同學們交流觀后感。
…………………………………………………………………………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