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考點:教師職業行為(一)
——教師職業行為規范解讀
根據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要求,《小學綜合素質》學生的權利保護這一節需要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思想層面的認識.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必須以基本職業道德要求為指導.將規范要求轉化為實際的職業行為。從教師的角度講.教師的職業行為是其專業化的體現。決定著教師專業發展的長遠性。從學生的角度講,教師的行為舉止是學生的榜樣,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著學生的思想建構和品德養成。教師職業行為規范,主要涉及以下五個方面:教師思想行為規范、教師教學行為規范、教師人際行為規范、教師儀表行為規范、教師語言行為規范。
一、教師思想行為規范
教師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命運,教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因此,教師的思想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師要做到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社會主義,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路線、方針和政策,遵紀守法。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在思想政治領域與黨保持高度一致,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修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做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事情。
其次,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揚無私的精神,樂于奉獻。做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好學生的心靈,做學生成長成材的引路人。作為教師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
最后,教師還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依法行教,不從事有償家教,不利用職權向學生或者學生家長索要禮物、錢財或讓學生家長為自己提供個人服務,不接受學生家長的宴請及其他類似要求,時刻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