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第一章,學生觀也是每年必考的內容。送分考點一定要拿下。 常考選擇題,近年來未以材料分析題形式出題,需要深入理解理論內涵,用以解讀材料。
知識點背誦:
“以人為本” 的學生觀【下載教師資格證高頻考點>>】
01、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
02、學生是發展的人
03、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
記憶口訣:獨立、發展、個性
學生觀知識講解:
小技巧:詳細內容可記住關鍵詞,在材料分析題中,你會有話可寫。
1、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
(1)學生在教育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
(2)學生具有個體獨立性,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
(3)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具有主體的需求與權責。
考點提示:此要點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出題時會以反面案例的形式呈現,比如老師把自己的意識強加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權威等。
2、學生是發展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規律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
(4)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
考點提示:分清各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性的差別,將材料內容與規律性對應;題目中可能出現的反面案例如老師放棄成績不好的學生、 學校忽視德育和美育等。
3、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
(1)人的全面發展是以承認學生差異和個性發展為基礎的。
(2)學生的個性與差異要求切實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考點提示:此點強調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切忌“一刀切”的教育行為。
真題演練:
(2021上半年真題-選擇題)詹老師在介紹教學經驗時說:“在課堂上,小學生就如同一張白紙,任憑老師在上面寫寫畫畫,學生的知識就是這樣獲得的。”詹老師的說法( )。
A.不恰當,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
B.恰當,學生是接受知識的人
C.不恰當,課堂應以學生為主導
D.恰當,教師是傳遞知識的人
本題考查學生觀。學生的主體性指在教育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時所表現出的功能特性。包括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個方面。題干中,該老師的做法錯誤,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2020下半年真題—材料分析)
調入特殊教育學校不久,李老師便組建了“學生啟明藝術團”,組織學生學習聲樂、器樂等。面對家長們的不解和質疑,李老師誠懇地解釋道:“音樂也許不能成為他們謀生的手段,但一定能讓他們的世界豐富多彩。”李老師利用課余時間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唱歌和朗誦,還多次邀請校外專家教他們拉二胡,吹葫蘆絲……孩子們的藝術天分逐漸顯現。因為身體的缺陷,媛媛郁郁寡歡、不太合群,自從參加藝術團后,媛媛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聽歌、學歌幾乎成了她課余生活的全部,李老師發現后,便幫助她訓練氣息,矯正發音,媛媛的演唱水平大幅度提高,性格也逐漸開朗起來。 孩子們舉手投足間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盲態,李老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萌生了一個想法:開設形體訓練課,練習坐姿,立姿,走姿,幫學生塑造形體。因為生理缺陷,同學們只能通過觸摸來感知肢體動作,李老師就讓學生觸摸她的肩部、頸部、背部和腰部,體會頭正、胸挺,腰直的感覺,漸漸地,孩子們改變了先前的盲態,走路變得昂首挺胸,洋溢著自信了。
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李老師的教育行為。
李老師的行為是正確的,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要求。
(1) 學生是發展的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學生。材料中,李老師肯定殘疾學生也是具有潛能的,處于發展過程中,不放棄他們,針對殘疾學生,長善救失,揚長避短,發現學生的藝術天分,引導學生成長。
(2)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勢利導。材料中,李老師尊重殘疾學生,針對他們的特點進行引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成長。
(3)學生是獨特的人,具有個性差異,要因材施教。
材料中,李老師發現學生的藝術天分,發現媛媛等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做到了因材施教。
(4)“以人為本” 學生觀的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以人文關懷。材料中,李老師對參加學生的肯定、引導和幫助,可以看出老師對學生的關懷。
總之,李老師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報考關注:各省2021年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
歷年真題:教師資格證歷年真題在線免費刷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