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安全教育中,關于意外事故的處理也是出題點之一,此外,掌握處理意外事故的方法,對于自己的生活還是以后從事教師工作都是必要的,趕緊學起來吧!
常見意外事故類型 | 處理方法 |
中暑 | (1)把病人搬到陰涼通風處,讓病人躺下,但頭部不要墊高。
(2)用冷毛巾敷在頭部,在服用人丹等藥物。 |
溺水 | (1)立即將水倒出,可雙手抓住學生腹部,舉,背部向上,頭腳下垂,同時雙手臂不時顛顫。
(2)消除呼吸道雜物,進行人工呼吸。 |
鼻子流血 | (1)手指捏緊雙側鼻翼或將出血側鼻翼壓向鼻中隔10~15分鐘。 (2)在頸部、額頭冷敷。 |
骨折 | (1)避免隨意移動,撥打醫院電話。
(2)止血。
(3)包扎。防止傷口感染。
(4)固定。夾板或者就地取材,小木棍,薄木板等。 |
燙傷 | (1)用自來水沖洗口,降低燙傷皮膚溫度。
(2)切勿強行脫掉衣物,以免撕裂燙傷后的水泡。
(3)正確處理水泡,燙傷處有水泡,一般不要弄破,若水泡較大或在關節處,用消毒針扎破,若水泡已經破掉,則用消毒棉簽擦干水泡周圍流出的液體。
(4)用紗布進包扎,可先在燙傷處涂上一些藥膏,然后用干凈紗布包扎,若發生感染,及時就醫。
(5)保護好傷口,傷口不要觸水,不要過多活動。
“土辦法”不可行! 錯誤1:燙傷后立刻涂抹牙膏,牙膏會使皮膚熱氣無處散發,只能往皮下組織深處擴散,從而造成更深一層的傷害。 錯誤2:使用醬油治療傷口,醬油不僅不具備治療功能,它的顏色還會影響醫生的診斷。 |
咬傷 | 1.蟲咬傷
(1)蚊子、臭蟲等咬傷,可用乙醇擦患處,嚴重者可用蟲咬水或清涼油擦拭。
(2)蜂等蜇傷。蜜蜂和洋辣子刺傷時,先把插入皮膚內的刺粘出來,用肥皂水涂于傷處。若為黃蜂蜇傷,因黃蜂的毒液呈堿性,可將食醋涂于傷處。
(3)蜈蚣咬傷。蜈蚣毒液呈酸性,受傷后可用肥皂水、氨水或小蘇打等堿性溶液沖洗傷口并施行冷敷,再送醫院處理。 |
2.寵物咬傷
被寵物咬傷,先立即、就地、徹底清洗傷口,翻力擠壓傷口周圍的軟組織,且沖洗的水要大、水流要急。之后應盡快把幼兒送醫院,注射狂犬疫苗。切記:傷口不可包扎。 |
常見外傷 | 1.閉合性損傷
由鈍性暴力引起,如皮下組織損傷,出現皮膚青紫、淤血、血腫,有疼痛感或關節功能損傷、韌帶損傷等現象。
處理方法:先用冷敷,避免出血、消腫。24小時后熱敷。 |
2.開放性損傷
皮膚被粗造物擦傷,引起表皮擦痕或略有出血。
處理方法:如皮膚擦傷,首先用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再用碘伏消毒。如傷口較深且出血多,立即止血,可用消毒紗布將局部包扎壓迫止血,立即送醫,途中把受傷部位抬高。 |
火災逃生 | 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
(1)若外著火,門已發燙時,千萬不要開門,以防大火躥入室內。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窗縫,并潑水降溫。
(2)若所在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注意:
(1)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2)身上著火,不可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
(3)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4)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
補充: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1.干粉滅火器
(1)適宜撲救石油產品、油漆、有機溶劑、液體、氣體、電氣火災。但是不能撲救輕金屬燃燒的火災。
(2)使用時先拔掉保險銷,就是拉環。
(3)距離火焰兩米的地方,按下壓把,干粉噴出。
(4)滅火時要接近火焰噴射,選擇好噴射目標,不要逆風噴射。
2.泡沫滅火器
(1)適用于撲救一般B類火災,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災,但不能撲救B類火災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的火災。
(2)倒置滅火器,握緊壓把。
(3)離火源8米的地方噴射,并不斷前進。 |
小試牛刀:
面對突發災難,逃生方法正確與否與逃生成功率密切相關,應對不當,往往付出生命代價,在高層遇到火災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 濕毛帥封死門縫等待救援
B. 快速進入電梯下行通道
C. 彎腰低頭順樓梯奔跑
D. 用濕巾捂住口鼻呼吸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在遇到火災時,應該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進行呼吸,防止煙霧窒息。能夠逃離時,應該彎腰低頭靠墻通過樓梯向外逃生。如果不能及時逃離,應該用濕毛巾封死門縫、空調風口等會導致煙霧進入的通道,等待救援。災易導致電路故障,所以不能乘坐電梯逃生。
延伸閱讀:
預測:2020教資筆試會出哪些與疫情有關的考題呢?
掌握24個字,即可拿下綜合素質22分,學它!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