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理學,了解其中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心理學有三大??嫉男睦韺W實驗,這部分內容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考察,偶爾考材料分析題,因此,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方式為:心理學家+對應的心理實驗+得出的基本規律,重點在于理解其基本規律。接下來,我給大家一一介紹這三大經典的且??嫉男睦韺W實驗: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經典實驗:“桑代克迷籠”
實驗準備:迷籠+食物+饑餓的貓
實驗過程:一只餓貓被關在他專門設計的實驗迷籠里,籠門緊閉,籠子附近放著一條鮮魚,籠內有一個開門的機關,碰到這個機關,籠門便會啟開。開始餓貓無法走出籠子,只是在里面亂碰亂撞,偶然一次碰到機關打開門便得以逃出吃到魚。經過多次嘗試錯誤,貓學會了碰機關以開籠門的行為。
二、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實驗準備:狗+骨頭+鈴鐺
實驗過程:在給狗做實驗時,喂狗骨頭,狗吃骨頭時分泌唾液,這是狗的本能,我們把它稱之為無條件反射,對應的刺激(骨頭)稱之為無條件刺激。巴甫洛夫在每次喂骨頭時搖鈴鐺,久而久之狗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是狗后天學習獲得的,我們把它稱之為條件反射,與之對應的刺激(鈴聲)稱之為條件刺激。
基本規律:
三、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系,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
實驗準備:斯金納箱子+饑餓的白鼠
實驗過程:在斯金納箱內設有特殊裝置——杠桿或鍵,箱子的構造盡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在箱內放進一只饑餓的白鼠或鴿子,動物可在箱內自由活動,當它壓杠桿或啄鍵時,就會有食物掉進箱子里的盤中,箱外有一裝置記錄動物的動作。
偶然一次壓杠桿得到食物,就會導致動物壓杠桿或啄鍵的頻率越來越多,即學會了通過某一操作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將其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運用強化物來增加某種反應(行為)頻率的過程叫做強化。
小試牛刀:
小強不按時完成作業,媽媽就禁止他看動畫片,一旦按時完成就取消這一 禁令, 隨后小強按時完成作業的次數增加了,這屬于(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自我強化
D.替代強化
答案:B
解析:通過取消消極的刺激使得行為的概率增加。這屬于負強化。
延伸閱讀: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