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很多童鞋,一提到材料分析題就腦殼痛,而它分值又比較大,科目一28分,科目二40分左右,所以啊,這部分內容要多花點心思。說到這,很多童鞋要發話了,我也想寫好,但是每次都不知道寫什么,很多問題沒有和教材上一模一樣的點,無從下筆,亦或者是幾句話草草就結束了,怎么破?下面的內容認真看,給大家附上七大萬能理論和匹配的問題角度,全干貨,推薦收藏!
一、德育和教學
1、德育原則:
疏導原則:題目中涉及到提高學生道德認知發展,可用。
長善救失原則:題目中涉及到發現學生優點,幫助克服缺點,可用。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題目中提及到學生和班級的關系時,可用。
2、教學原則
直觀性原則:材料中教師給學生展示模型、演示操作等直觀地講述知識,可用。
啟發性原則:材料中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自主解決問題時,可用。
因材施教原則:材料中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可用。
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材料中德育與智育相結合,可用。
3、教學規律
教育性:材料中德育和智育相結合,可用。
發展性:材料中知識與能力發展相結合,可用。
雙邊性:材料中體現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可用。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結合:材料中教師運用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性認識,可用。
二、法律法規
常考的法律為:《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規定。
常涉及的知識點為:
受教育權:材料中提及不按計劃組織教學、不允許學生上學聽課等,可用。
人身權:材料中提及身心健康,人格尊嚴,人身自由,隱私權,名譽榮譽權時,可用。
財產權:材料中提及對學生罰款、收繳學生財務等與錢有關的,可用。
不作為侵權:材料中教師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造成損失時,可用。
三、班級管理和課堂問題處理
材料中的內容涉及到班級管理、師生關系時,可用。
四、教師勞動特點、教師角色、教育機智
1、教師勞動特點:創造性和復雜性(最常考),連續性廣延性,主體性示范性。
2、教育機智:材料中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緊急情況,合理采取行動,并且順利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可用。
3、教師的角色:學習者、研究者與朋友(新課改要求),知識傳授者、行為示范者與管理者(傳統教學要求)。
五、新課程改革(能運用到50%以上的材料分析題)
1、問題是從“師生”的角度考察,則運用教師觀、學生觀和師生關系
學生觀的關鍵句: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師觀的關鍵句: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師生關系的關鍵句:尊重、贊賞、民主、互動、教學相長。
2、問題是從“教學過程”的角度考察,則運用教學觀、學習觀、評價觀和創新觀
教學觀的關鍵句:注重課程創生與開發;師生交往,共同發展;過程重于教學結構;更關注人而不是科學。
學習觀的關鍵句:自主、合作、探究。
評價觀的關鍵句:目的是促進發展、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注重過程。
創新觀的關鍵句:破除知識中心、教師權威觀念,培養問題意識。
補充—教材觀:創新性使用教材,而不是把教材當成“圣經”。
3、問題是從“理念”的角度考察,則運用三維目標觀、新課改核心理念
三維目標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
新課改核心理念關鍵句: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六、教育目的與素質教育
材料中涉及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相關內容時,可用。
1、教育目的關鍵句:
(1)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2)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
(3)為了培養四有五全的全面發展的個體。
2、素質教育關鍵句:
(1)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始終,并滲透于教育的各個方面。
(3)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七、教師的素養和職業道德
1、教師職業道德: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2、教師的素養:
教師資格材料分析題七大萬能理論已經給大家整理完畢了,良心推薦收藏!還想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考試萬能模板、備考訣竅,點擊下方視頻↓↓↓,免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