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與品德的養成
考點1 態度的實質
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態度是一種內部準備狀態;不同于能力;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考點2 態度的結構
態度的認知成分;態度的情感成分;態度的行為成分。
考點3 品德的實質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考點4 品德的心理結構
(1)道德認識;(2)道德情感;(3)道德行為。
考點5 皮亞杰的兒童道德發展階段論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2歲)。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8歲)。此階段又可分為兩個亞階段:
(1)自我中心階段(2〜5歲)。
(2)權威階段(5〜8歲)。
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1、12歲)。
第四階段:公正道德階段(11、12歲以后)。
考點6 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論
柯爾伯格發現兒童的道德發展普遍經歷了三個水平六個階段的發展順序。
1.前習俗水平
第一階段:服從與懲罰的定向。
第二階段:樸素的利己主義的定向。
2.習俗水平
第三階段:使他人愉快和幫助他人的定向。
第四階段:盡義務、重權威和維持現有秩序的定向。尊重別人和社會的期望。
3.后習俗水平
第五階段:墨守成規和契約定向。
第六階段:良心或原則的定向。
考點7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1.依從(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定性)
2.認同(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定性等特點)
3.內化(在內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具有堅定性)
考點8 影響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1.外部條件
家庭教養方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2.內部條件
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
考點9 良好品德的培養
1.有效的說月艮。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群體約定。
4.價值辨析。
5.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