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中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念急劇變化,中學生因自身年齡、素質等諸多因素及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方面消極因素的影響,是非觀念、紀律法制觀念淡薄,極易產生不良行為。
一、中學生不良行為的主要表現
(一)行為放縱
部分學生對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學校規章制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熟視無睹,法制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不分榮辱,不辨是非好惡,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行為上放縱自己,如上課遲到、早退、曠課、吸煙、酗酒、賭博、早戀、打游戲、泡網吧,與同學之間一言不合便揮拳相向,敲詐勒索、打架斗毆,嚴重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學習缺乏自覺性、主動性
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把學習看做一件苦差事。因此,通常表現出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懶散、睡覺、注意力不集中、不懂裝懂、作業拖拉或抄襲了事、考試隨便應付。
(三)社會責任意識淡薄。缺乏誠信
現在的中學生絕大多數是家中的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等長輩的溺愛和嬌縱,他們很少有機會接受艱苦的磨煉,不僅意志薄弱,而且情感十分脆弱。在家當慣了“小皇帝”、“小公主”,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再加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乏對他們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培養和訓練,許多學生在學校集體觀念、社會公德意識淡薄,只講權利、不講義務,只求索取、不講奉獻,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缺乏社會責任感和道義感。
(四)追求享樂
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學生在學習上低要求,在生活上高標準,追求名牌、高檔衣飾和學習用品,互相攀比,比吃、比穿、比用、比家庭收入,甚至比誰家的車高級、誰家的房子豪華,個別學生以借貸消費甚至用敲詐勒索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