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氣質與性格
氣質與性格作為另外兩種基本人格特征,氣質是形成人格的“原料”之一,是人格的先天遺傳成分,它決定著一個人的反應敏感性、活動水平、心境、可塑性和適應性。而性格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
一、氣質
(一)什么是氣質
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傾向性等方面的動力特征,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動都染上獨特的個人色彩。例如,有的人脾氣易怒,易動感情;有的人則沉著冷靜,不動聲色;有的人反應迅速敏捷,活潑好動;有的人反應較遲鈍,行動緩慢穩重。氣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脾氣”、“稟性”,它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含義:
1.氣質是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動發生的速度、強度和指向性。心理活動發生的速度是指知覺的速度、思維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和情緒發生的快慢等心理過程的速度;心理活動的強度是指情緒的強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過程的程度;心理活動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動指向外部還是指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氣質作為人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它與人的心理活動的內容、動機無關。它使人在各種不同的活動中有著近似的表現,使人的心理活動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獨特的風貌。也就是說,只有那些不論時間、地點、場合,不論活動內容、興趣、動機,都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才叫氣質。
2.氣質具有天賦性,是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它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外在表現。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階段就可以觀察到某些氣質特點。例如,有的嬰兒活潑好動,不怕生,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有的嬰兒安詳文靜,膽小怕生,對外界刺激反應遲緩。不僅如此,氣質的穩定性還表現在它難以改變上。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稟性”就是氣質。當然,就其外部表現而言,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隨著自身修養的增強,特別是隨著性格的成熟,氣質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改變。但這僅僅是外部表現的改變,使其內部產生質的改變是很難的。同時,性格對于氣質也會具有一定的制約和控制作用。因此,氣質的穩定性與可塑性是統一的。
(二)氣質和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關系
巴甫洛夫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特性的獨特的、穩定的組合構成高級神經活動類型。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具有強度、平衡性、靈活性三個基本特性。神經過程的強度是指神經細胞和整個神經系統經受強烈刺激、持久工作的能力和耐力,有強弱之分;神經過程的平衡性是指興奮與抑制兩種過程之間的力量對比,有平衡與不平衡之分;神經過程的靈活性是指興奮與抑制兩種過程之間相互轉化的速度,有快慢之分。這三種特性的不同組合構成四種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強、不平衡型(興奮型);強、平衡、靈活型(活潑型);強、平衡、不靈活型(安靜型);弱型(抑制型)。這四種神經活動類型分別與四種氣質類型相對應。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與氣質類型關系,如表9—3所示。
表9—3 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與氣質類型對照表
神經過程的基本特征 |
高級神經 |
||||
強度 |
平衡性 |
靈活性 |
活動類型 |
表現特征 |
氣質類型 |
不平衡 |
興奮型(不可遏制型) |
興奮占優勢,易激動, 以奔放不羈為特征 |
膽汁質 | ||
強 |
平衡 |
靈活 |
活潑型(靈活型) |
興奮和抑制都較強,兩 應環境為特征 |
多血質 |
安靜型(不靈活型) |
興奮和抑制都較強,兩 |
粘液質 | |||
弱 |
不平衡 |
不靈活 |
弱型(抑制型) |
興奮和抑制都很弱,抑 |
抑郁質 |
(三)氣質特質性研究
1.阿爾波特的特質理論。阿爾波特于1973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質理論。他把人格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共同特質,是在某一文化狀態下大多數人所具有的共同特質;另一類是個人特質,是個人身上獨具的特質。個人特質又依其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首要特質是指一個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征,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中心特質是指構成個人獨特性的幾個中心特質,每個人身上大約有5~10個,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聰慧、孤僻、內向、抑郁、敏感等;次要特質指的是個體身上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表現出來。
2.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認為,人格特質是有層次的結構,第一層次是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第二個層次是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
個別特質是具體個體所具有的特質,共同特質是人類所有社會成員所具有的特質。表面特質是指通過外部表現能直接觀察到的行為或特征,根源特質是指作為相互關聯的特征或行為基礎的特征。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出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并編制了“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調查表”,簡稱16PF,如表9—2所示。卡特爾認為,每個人身上都具備16種特質,只是不同人在表現程度上有差異。
3.現代特質理論。近年來,學術界在熱個特質性研究中逐漸達成了共識,提出了人格的“大五因素模型”,認為有五種特質基本涵蓋了人格的所有方面,這五種特質是:①外傾性:表現出熱情、善于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點;②宜人性:反映出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虛、遷移等品質;③責任心:顯示出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點;④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包括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沖動、脆弱等特質;⑤開放性:具有想象、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征。
(四)氣質類型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根據醫療實踐提出了“體液理論”。這是最早的有關氣質的學說。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即黃膽汁、血液、粘液和黑膽汁。根據人體內這四種體液的混合比例,以哪一種占優勢就屬于哪一種氣質類型。約500年后,羅馬醫生蓋倫進一步確定了氣質類型,提出人的四種氣質類型是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雖然依照體液對氣質類型的分類缺乏科學依據,但通過日常觀察所概括出的四種氣質類型及其特征都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這四種氣質類型分類的名稱一直被研究者們所沿用。氣質類型及其基本心理特征概括,如表9—4所示。
表9—4氣質類型及其基本心理特征
類型 |
基本心理特點 |
膽汁質 |
精力旺盛、情緒發生快而強、言語動作急速、熱情、直率、樸實真誠、急躁、遇事常欠思 量、魯莽冒失、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難于自制 |
多血質 |
活潑好動、情感發生快而多變、思維言語動作敏捷、易適應環境、親切、樂觀、浮躁、穩 定性差 |
粘液質 |
沉著冷靜、情緒發生慢而弱、思維言語動作遲緩、穩定、安靜、堅韌、有自制力、執拗、 淡漠 |
抑郁質 |
軟弱萎縮、情緒發生慢而強、富于自我體驗、孤僻、言語動作細小無力、敏感、羞怯 |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