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問題解決
思維總是體現在問題解決中。問題解決不僅是思維活動的普遍形式,也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活動過程。
一、什么是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經過一系列的思維操作,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例如,證明幾何題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幾何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求證結果構成了問題解決的情境,而要證明結果,必須應用已知的條件進行一系列的認知操作,操作成功,問題得以解決。
(一)問題解決的特征
1.目標指向性。即解決問題具有明確目的性。問題解決活動必須是由目的指向活動,它要達到某個特定的終結狀態。做夢由于缺乏明確的目標,所以不是問題解決。
2.操作系列性。即解決問題必須包含一系列心理操作才能稱之為問題解決,自動化或單一的操作不能構成問題解決。有的活動雖然也有明確的目的性,如回憶朋友的電話號碼,但是這種活動只需要簡單的記憶提取,因此也不是問題解決。
3.認知性操作。問題解決的活動必須由認知操作來進行。不具備認知性操作的活動不被看作是問題解決,如騎自行車、洗碗等,雖然也含有目的和一系列的操作,但沒有思維的認知操作參與,因此也不屬于問題解決。
以上三個特征必須在問題解決活動中都具備,否則就不是問題解決。
(二)問題的種類
1.界定清晰問題與界定含糊問題。界定清晰的問題是指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以及由初始狀態如何到達目標狀態的一系列過程都很清楚的問題。例如,已知A>B,B
3.語義豐富的問題和語義貧乏的問題。如果解題者對所要解決的問題具有很多相關的知識,這種問題稱為語義豐富的問題。例如,物理學家解決物理方面的問題,這種問題對他們來說就是語義豐富的問題。如果解題者對要解決的問題沒有相關的經驗,這種問題稱為語義貧乏的問題。例如,初學物理的人解決物理問題,這種問題對于他們來說是語義貧乏的問題。
問題種類的劃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割裂的。例如,下象棋屬于對抗性問題。對于初學者來說,它是語義貧乏的問題;對于象棋專家來說,它是語義豐富的問題。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