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總是體現在一定的活動過程中,主要體現在問題解決的活動過程中。問題解決是思維活動的普遍形式。問題解決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導向問題目標與結果的過程。因此,問題解決一般包括提出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四個基本步驟。
(一)提出問題
問題就是矛盾,發現問題就是發現矛盾的存在,并產生解決矛盾的需要和動機,這是把社會的需要轉化為個人思維活動的過程。發現問題是問題解決的開端,也是問題解決的動力。只有發現問題,才能激勵和推動人們投入問題解決的思維活動之中。提出問題是問題解決的開端。能否發現具有重大社會價值的問題取決于以下因素:
1.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勤于思考、善于鉆研的人才能從細微平凡的事件中發現關鍵性問題,思想懶惰、因循守舊者難于發現問題。例如,牛頓發現地心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巴甫洛夫發現狗的“心理性唾液分泌”等都是勤于觀察、思考的結果。
2.認真負責的態度。人的活動積極性越高,社會責任感越強,態度越認真負責,越容易發現問題。例如,一個工作認真負責的教師,很容易發現學生中出現的學習、心理等問題。而一個沒有認真負責態度的人,對周圍的一切問題將會熟視無睹。
3.興趣愛好和求知欲望。興趣廣泛、求知欲望強烈的人,一般不滿足于對事物的公認的、表面的解釋,而是力求探究事物的內部原因,能夠見人所未見,想人所未想,發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4.知識經驗的豐富程度。一般來說,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人,能夠提出深刻而有價值的問題;而知識貧乏的人不容易提出問題,也不容易抓住要害提出深刻性的有價值的問題。
(二)明確問題
所謂明確問題就是分析問題,抓住問題的核心與關鍵,找出主要矛盾的過程。明確問題主要有兩個條件:首先,全面系統地掌握感性材料。問題總是在具體事實上表現出來,只有當具體事實的感性材料十分豐富且符合實際時,才能通過分析、綜合、比較等,使矛盾充分暴露并找出主要矛盾。這是明確問題的關鍵。其次,已有的知識經驗。知識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分析問題并抓住主要矛盾,越容易對問題歸類,使思考具有指向性,便于有選擇地應用原有知識經驗來解決當前的問題。
(三)提出假設
提出假設就是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對問題解決的具體方案提出假定和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案是先以假設的方式出現,經過驗證逐步完善的。假設是人們推測、假定和設想問題的結論與問題解決的原則、途徑、方法。
假設的提出是從分析問題開始的,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問題的性質、問題解決的一般規律及個人的知識經驗,在頭腦中推測、預想和推論,然后有指向、有選擇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案(即假設)。方案是否符合實際,是否有利于問題的解決,還有待于驗證。假設的提出為問題解決搭起了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假設的提出依賴于許多條件,已有的知識經驗、智力水平、創造想象力、直觀的感性形象、嘗試性的實際操作、言語表達和創造性構想等對其有重要影響。
(四)檢驗假設
檢驗假設是對假設驗證的過程,它是問題解決的最后步驟。檢驗假設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檢驗。即通過實驗和實踐活動來檢驗,這是檢驗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例如,機器壞了,人們查找到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實際維修,看一看這種維修方案是否能解決問題。另一種是間接檢驗,即在頭腦中根據已掌握的科學原理、原則,利用思維對假設論證。對于那些不能立即通過實踐直接檢驗的復雜的假設常采用間接檢驗。例如,人們研制的衛星、導彈、運載火箭等不可能一遍又一遍地直接檢驗,而是反復、間接地進行理論論證,認為萬無一失了再直接檢驗。醫生設計的治療方案、軍事指揮員提出的各種作戰方案等,都是先在頭腦中反復地推敲、論證,最后付諸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假設的正確與否最終都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其結果可以有兩種情況:一是假設與檢驗的結果符合,這樣的假設是正確的;二是假設與檢驗的結果不符合,這樣的假設就是錯誤的。這種情況下就要重新提出假設。提出正確的新假設有賴于充分了解和分析以前失敗的原因。檢驗假設應直到結果正確為止。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