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1904年清政府頒布的《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中規定初等小學的修業年限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2、集體發展的方向和動力是( )。
A.規章制度
B.集體輿論
C.生活準則
D.共同目標
3、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比,它的缺點是( )。
A.忽視知識本身的邏輯順序
B.不利于學生聯系社會實踐,忽視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C.忽視知識的系統性、整體性
D.強調要以兒童為中心
4、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維
B.聚合思維
C.直覺思維
D.發散思維
5、學校教育的基礎是( )。
A.教師
B.學生
C.內容
D.課程
6、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經過事物本身來教學,體現了( )教學原則。
A.啟發性
B.直觀性
C.鞏固性
D.循序漸進
7、國家對小學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總要求稱為( )。
A.小學教育目的
B.小學教育目標
C.小學教育原則
D.小學教育內容
8、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夸美紐斯和《大教學論》
B.赫爾巴特和《普通教育學》
C.洛克和《教育漫話》
D.杜威和《民主主義與教育》
9、( )是使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的重要條件。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材
D.課程表
10、教師不得對學生進行謾罵,體罰或其他侮辱學生的行為,這是由學生的( )決定的。
A.身心健康權
B.人身自由權
C.人格尊嚴權
D.隱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