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產生打人毀物、一意孤行的行為,這種心理反應往往會在什么后產生?( )
A.應激
B.焦慮
C.失望
D.挫折
2、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思想、動機的認知,以及對社會關系和對集體組織間關系的認知是( )。
A.自我認知
B.社會性認知
C.社會性交往
D.認知方式
3、兒童認知發展到具體運算階段的標志是( )。
A.多維思維
B.思維的可逆性
C.具體邏輯推理
D.守恒觀念形成
4、兒童在3歲以后,自我意識的發展進入了( )階段。
A.生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心理自我
D.虛擬自我
5、童年期是生理發展( )的時期。
A.相對穩定與不平衡
B.變化與不平衡
C.相對穩定與平衡
D.變化與平衡
6、教學的中心環節是( )。
A.領會知識
B.鞏固知識
C.運用知識
D.檢查知識
7、“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是( )原則的集中體現。
A.啟發性
B.直觀性
C.鞏固性
D.循序漸進
8、“拔苗助長”、“陵節而施”違背了身心發展的( )。
A.階段性
B.差異性
C.不均衡性
D.順序性
9、新課程強調教師向學生學習,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觀點,這主要要求師生之間建立的關系是( )。
A.民主平等
B.尊師愛生
C.心理相容
D.教學相長
10、每個學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課堂行為準則是( )。
A.課堂約定
B.課堂常規
C.課堂行為
D.課堂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