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難題提供了試題的( )信息。
A.錯誤率
B.通過率
C.平均通過率
D.平均錯誤率
2、我國嘗試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始于( ?。?br />A.20世紀50年代以后
B.20世紀60年代以后
C.20世紀70年代以后
D.20世紀80年代以后
3、“舉一反三”與“觸類旁通”體現的是( ?。?。
A.創造性
B.學習動機
C.學習遷移
D.學會學習
4、新教師的課后評價要比專家型教師更多地關注課堂中發生的( )。
A.活動
B.細節
C.經驗
D.形式
5、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反映教學過程規律而制定的教學工作的總要求是( ?。?。
A.教學規律
B.教學規則
C.教學原則
D.教學細則
6、在教育過程中,許多學校要求教師注意自己的儀表、形象對學生的影響,這屬于( ?。?。
A.藝術教育
B.自然教育
C.社會美育
D.美育教育
7、班級授課制出現以后產生了( ?。?br />A.教師
B.班主任
C.學生
D.校長
8、學生學習是為了改變自己在班集體中的排名,這樣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認識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交往內驅力
9、學校在課堂教學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是( ?。?br />A.課余活動
B.課外活動
C.群眾活動
D.文娛活動
10、態度的認知成分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 ?。?br />A.知識經驗
B.觀念和信念
C.道德認識
D.道德觀